聽完陸遜的怒斥,周瑜頓時臉色發黑。
儘管話語確有幾分道理,但他周瑜絕不會承認當初接納二喬之事有何不當之處。
畢竟當時的確使用了一些手段,但又如何?這一刻,周瑜未再多言,而是猛地抽出腰間的佩劍,厲聲下令:
“黃蓋、韓當、周泰、陳武,聽我命令!”
伴隨著周瑜的號令,站在背後的四位將領立即持刀而出,應道:“末將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見背後這四位殺氣騰騰的將領,周瑜即刻下達指令:“命你們四人各帶五千兵馬,從吳縣四麵同時攻城,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拿下吳縣!”
隨即,韓當、陳武、周泰和黃蓋分頭回到各自的陣營,各自帶領著五千精銳江東士卒。
隨著激昂的戰鼓敲響,他們朝著吳縣發起猛烈攻擊。
對於這場攻城之戰而言,在這樣的時刻,謀略的作用似乎並不大!若是僅靠劉備守城,估計連一個月都撐不下去。
幸好,劉備此時身邊多了陸遜這樣一個智謀之士。
有了陸遜在城中坐鎮,縱使周瑜儘展其能,也往往被陸遜巧妙應對,化險為夷!
當然,在城中有智謀超凡的守將的情況下,這樣的計策往往是靈光一閃的結果。
真要說到每次攻城戰都能用計取勝的話:
當初孫策進攻廬江郡時,即便擁有周瑜的支持,仍然耗費近兩年的時間才成功拿下,最終還是憑借孫策軍隊強大的實力而非高明的策略得以實現。
至於現在,劉備軍中不僅有一萬多士兵和張飛的勇猛衝鋒,更有陸遜的精心謀劃!如此堅實的吳縣城防線,怎是輕易能被突破的?
經過數次激烈對決,雙方各有損失,但總體上看周瑜的部隊犧牲更為慘重。
僅僅三天內就陣亡了超過三千將士。
到了這一天,當周瑜再度率軍攻陷吳縣,在看到周泰幾乎率兵攀上城牆之際,情況突然變得異常緊急!
遠處,一片塵土彌漫的景象預示著一支大軍正在靠近。
既然周瑜的大軍都在圍攻這座城池,且沒有向孫權求援,這支神秘的增援又來自何方?
毫無疑問,那是敵人。
很快,那四千騎兵逼近,定睛一看,果然領軍之人正是劉備的二弟——關羽!
見此情景,周瑜臉色頓變,立刻大聲命令道:
“立即鳴金撤退,後軍必須頂上去,確保周泰將軍安全撤下!”
然而,剛登上城牆、正與張飛激烈交戰的周泰,怎麼可能在短時間內順利撤回?憑借一己之力,關羽帶著四千士卒如同無人之境,在周瑜大軍攻城之際打亂了敵軍的陣型。
無奈之下,周瑜隻能命左右兩翼的韓當和黃蓋領軍出擊,先行抵擋關羽,給周泰爭取足夠的時間撤退。
然而,憑個人武藝,關羽依然能壓製住黃蓋和韓當,又怎會輕易被擋?
再加上東吳軍隊以為自己陷入伏擊,人心惶惶,即便周瑜憤怒地斥責也無濟於事,一場慘敗已難以避免。
關羽衝亂周瑜的軍隊後,陸遜立即對劉備進言:
“左將軍,現在是讓張飛將軍率城內大軍出擊,聯手關羽足以擊敗周瑜!這也能使他休息一陣了。”
聽完陸遜的建議,劉備隨即命張飛率守城兵馬出擊。
但對於陸遜仍然稱呼自己為左將軍,劉備感到有些無奈——他們隻是合作關係,陸遜代表的是陸家,並未表示要歸附自己。
這也是陸遜計劃的一部分:若現在認主之後又背叛轉投寇封,豈不是徒添一個反複無常之名?如果僅僅是合作,則日後歸附寇封時可以聲稱因與孫家有大仇而與劉備聯合,認為寇封能成就大事才追隨他,這樣還說得過去。
如果陸遜接連背叛孫權和劉備,即使寇封接納了他,也不會重用。
為了家族的利益,陸遜必須深思熟慮。
在寇封出兵前,他必須儘力幫助劉備堅持到那時。
在陸遜的心中,寇封一定會出兵,並且選在這個關鍵時機下手。
同時,由於周瑜與陸家的恩怨,幫助劉備也是為陸家著想。
在關羽和張飛這兩員猛將的帶領下,近萬名劉備軍合力殺得周瑜大軍潰不成軍。
這一刻,超一流武將的震懾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幾萬人的混戰裡關羽一開始就打了對方措手不及。
東吳根本無力抵擋關羽和張飛兩人,因此士卒們紛紛自亂,最終城牆上無法撤回的東吳士兵死傷慘重,大敗而歸。
此役,周瑜損失七千餘人,兵力減損三分之一;儘管劉備方也有傷亡,但他們作為守城的一方仍占優勢。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