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再哀嚎了,估計不久之後,你的二哥也會成為我們主公的俘虜,等待裁決。”
至此,隨著壽春的攻破以及主將孫翊的被擒,九江郡其餘各地聞風而降。
黃忠一時聲名鵲起,威震江東。
丹陽方麵,魏延正攻打蕪湖,聽到黃忠奪取九江的消息後心生爭勝之意。
想他與黃忠同為長沙防禦的核心力量,並一同歸附了寇封。
魏延長期鎮守長沙卻未能建立顯赫功績,相反,由於最近的表現黃忠成為了寇封手下武將中的佼佼者。
為了證明自己並不遜色於黃忠,在攻取丹陽時魏延更加積極。
丹陽共有十六縣,分彆是:宛陵、蕪湖、春穀、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於潛、涇縣、陵陽、黟縣和歙縣。
它最為人熟知的一句話是“天下精兵出丹陽”。
早先陶謙麾下擁有一支丹陽軍隊,但在失敗中潰敗;而孫策則在此招募五百名士兵,由此開創了統一江東六郡的大勢!
後來聽說司馬炎能擊敗東吳,也是因為他擁有了一支同樣來自丹陽的精銳部隊!總之丹陽地區的人普遍精通武藝,具備成為全國最強軍事單位的基礎,算是最優的軍事人才庫!
然而可惜的是經過多次諸侯在此征召士兵,丹陽地區壯丁的數量大大減少。
即使這些年孫權也試圖大力恢複和發展丹陽,但當寇封直接發來數十萬大軍向江東發起衝擊時,丹陽仍無力抵抗。
如果丹陽落入寇封之手,則又為他增加了實力!
孫權雖還有些丹陽兵可用,但這對目前的局麵已無關大局。
但這支軍隊如今並不在丹陽郡,而是隨孫權在豫章,即由周泰親自率領的親衛軍!
魏延一心想著建功立業,此刻心下一橫,大聲疾呼道:
“眾將士聽令!蕪湖乃是丹陽的戰略要地,隻要攻下此城,就能擊潰步騭的主力部隊,一舉占領整個丹陽郡!”
“黃忠將軍已成功拿下九江郡,我們絕不能落後。
主公命令我等為先鋒,務必要奪得出師頭功!”
“立即傳令,挑選最精銳的五千戰士,隨我一起攻打蕪湖,俘虜步騭,攻陷丹陽!”
隨著魏延的聲音爆響,他麾下的將士們一個個奮勇當先,士氣陡然高漲。
隨後,隻見魏延下了戰馬,一手提刀,一手持盾,注視著眼前精選出的五千精銳,激昂地喊道:
“兄弟們,你們都是我在長沙的生死之交。
我們厲兵秣馬一年多,就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我長沙兵馬的勇猛!”
“奪取廬江雖是我們的驕傲,但還不夠。
我們必須迅速占領丹陽,南下與主公會合。”
“隻有親眼見證自己的功勞被主公所認可,才能對得起那些戰死的袍澤!今日我魏延定與你們並肩作戰,必取蕪湖南門,活捉步騭!”
的確,魏延真是一代名將:精中選精,並親自冒著矢石與士兵一同攻城!
在這種激勵下,這五千人如何敢不儘最大努力?高昂的士氣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所在。
隻見魏延手持盾牌屹立於最前方,右手揮刀吼道:“投石車準備,進行三擊,為我大軍攻城鋪路,隨我衝殺!”
魏延下令之後,士兵們便迅速舉盾組成密集陣型,朝著蕪湖縣城進軍。
而投石機則裝載巨石開始猛烈轟擊城牆,避免敵軍給己方造成大量傷亡。
利用投石機的優勢壓製對方弓箭手,給足時間讓魏延率軍接近城牆,如此才能借這五千人之力拿下蕪湖。
無數巨石落在城牆上,守城的弓箭手紛紛倒下。
趁此良機,魏延率領前鋒衝到城樓下約數十步後停止投石車射擊,以免誤傷己軍。
接下來便是激烈的攻城戰。
當守城將士重組隊形向下射箭時,雲梯已然搭上城牆。
魏延當即扔下盾牌,持刀直撲城牆。
若是能搶先登上城牆,並憑借個人勇武守住幾座雲梯,就能確保後續大軍源源不斷登上城牆。
憑借數量優勢,魏延有信心完全占領蕪湖並消滅步騭的數千殘軍。
此刻在城牆上,步騭身穿重甲,劍指魏延所在的下方位置,神情陰沉無比!
莫小看這個時代文人的軍事素養,在漢朝,即使身為文職,也有足夠的格鬥技巧。
至少步騭手中的劍足以對付幾名普通士兵的進攻。
當初在朝堂上,那些士大夫若是爭吵起來,脾氣一上來,整個朝廷就會變成集市,士大夫們會揮舞著手中的武器互相攻擊。
魏延殺向城牆的行為讓步騭明白到此舉對蕪湖的嚴重威脅。
隻聽步騭大聲呼喊:
“趕快阻止魏延登上城牆,否則蕪湖今日必失,丹陽郡難保,江東將陷入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