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何嘗不想多留片刻,與妻兒共享天倫之樂呢?然而命運已無可挽回。
於是看著眼前跪著的孩子們——兩兒一女,周瑜帶著不舍叮囑道:“記住一定要好好聽母親的話。”
“你們以後一定要堅強……”
話未及說完,周瑜的手便無力地垂落了下去,這位曠世英才的生命就此劃上句號。
霎時間,整個周府都沉浸在一片悲慟聲中。
蒼天也似動容般降下傾盆大雨,似乎連老天爺也在為失去一位英才而哀悼。
周瑜的死訊很快傳遍了柴桑的每一個角落。
得知此事後,江東的文臣武將們無不麵露無奈與絕望之色。
仿佛這場戰爭在未開始時就已經注定了一切,並被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所籠罩。
不過,孫權仍然決定執行周瑜臨終的計劃,下令派使者前去聯絡山越人尋求同盟。
然而,如今整個柴桑城已經被寇封的部隊嚴密封鎖,彆說人了,就是一隻蒼蠅也彆想飛出去,如何能順利地與山越聯合呢?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唯一可行的辦法是組織一支敢死隊突破包圍圈,去與山越建立聯盟。
於是,在柴桑的大殿裡,孫權環視左右,鄭重說道:
“此戰關乎江東存亡,如若能夠聯山越則有一線生機。
我打算親自出城挑戰寇封,以吸引他的注意。”
他接著對眾人說:
“趁此時機,請周泰帶領三千精銳士兵從西門突圍前往南方,和山越談判求援。
你意下如何?”
聽到主公的要求,周泰即刻站起身來答道:
“主公,末將隻會帶兵作戰而不擅長交涉之事,這樣重要的任務還是交給淩統為好。
此外,末將應留在主公身邊保護您的安全。”
周泰的忠勇讓孫權心中一暖,他意識到這種將領正是江東不可或缺的支持。
隨後,孫權轉向淩統,帶著溫和的笑容繼續道:“公績啊,你父親是為了守護江東而犧牲的,現在在我麾下也隻有你具備文武全才。
這項重任就交給你如何?”
雖然心裡不願遠離,但看到其他武將在能力上的局限,以及自己確實更合適的人選後,淩統最終答應下來。
“既然如此,那麼傳令諸將聽命:準備兵力出擊。
我要親自出城挑戰寇封以確保為公績創造一個離開柴桑的機會。”孫權限製做出指示。
隨著命令傳達下去,孫權帶頭衝出南城門與敵人麵對麵。
這一行動連寇封都感到驚訝不已。
當得知孫權親自出城迎戰的消息時,他立即召開緊急會議。
寇封向龐統和諸葛亮提問,“你們覺得,為什麼孫權會這麼做?在這個時刻出城又意味著什麼呢?難道他真要跟我正麵決戰?”
二人都認為這應該和幾天前周瑜去世有關聯。
“主公您說得對”,諸葛亮回應道。
“但是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準備好應對一切可能的情況”。
很快地,雙方軍隊就出現在了柴桑南門外——一萬江東士卒由孫權率領,包括黃蓋、周泰在內的多位猛將在側,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命運。
而在他們對麵,則是騎著白馬、手握龍銀槍、英氣勃勃地站在那兒的敵軍統帥寇封。
相較之下,寇封不僅比孫權更為年輕,還顯露出更勝一籌的英雄氣概。
而這僅僅是他二人第二次見麵。
當孫權與他的文武將領親眼目睹寇封的雄姿時,不禁心中升起了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
誰能想,一個剛滿二十、剛剛及冠的年輕人,竟已擁有兩州之地,並且統領四十餘萬大軍;他麾下的猛將和謀士個個都是當時的精英。
能夠駕馭這樣一群人,寇封豈會是無能之輩?他的風采完全稱得上一位真正的明主。
兩軍陣前,孫權感受到雙方實力的懸殊差距,可能還有周瑜的逝世給他帶來了沉穩與反思。
這次見到寇封,他並沒有挑釁,而是對對方流露出一絲欣賞之情。
“寇封,確實如傳聞中所說,你年輕得很啊!或許等到將來,真的天下都會落入你的囊中了。”
聽聞此言,寇封露出微笑。
“這麼說來,你率眾而來,是不是有意帶著你的部下歸降我呢?”
孫權微微變色,哈哈大笑起來:
“你說什麼話呀,我們江東立國已久,絕無投降的可能!不過,既然來了,倒是可以見識一下你的英姿!”
孫權又提出挑戰:“你敢和我的眾將進行一場單挑嗎?讓你知道,我們江東也有血性的男兒。”
話音未落,孫權身後的將領們紛紛提刀怒目相向。
但寇封心中暗自思索,像孫權這般深藏不露的人,必然另有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