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李通的出兵正是戚繼光計劃中的關鍵環節,和張遼一樣,大家都在等待李通的行動。
隻有當李通帶領徐州城內的兩萬兵馬出擊,接應張遼之時,戚繼光才能一舉殲滅張遼的大軍。
這樣,他也就能迅速占領徐州,並在冬季到來之前收兵。
一旦這五萬人被全殲,那麼整個徐州將隻剩幾支小股殘兵,對於七萬兵力的戚繼光來說,奪取徐州毫無懸念。
否則即便擊敗張遼,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徐州,被李通阻擋在徐州城外兩個月,這場戰役便注定會失敗。
因此,戚繼光肩上的重擔並不輕鬆。
這也是寇封選擇戚繼光為帥的原因——唯有嶽飛與戚繼光能夠在兩個月內攻下徐州。
這也解釋了為何之前戚繼光特意向楊再興下令,務必要讓張遼的斥候順利通過三仙山。
玄甲軍和背嵬軍都是精銳騎兵,行進速度極快。
為了全力殲滅張遼大軍,他們此刻不惜一切地疾馳而去。
終於,在羅成奮勇追擊半個時辰後,他率玄甲軍追上了向北撤退的張遼。
見狀,羅成高舉五鉤神飛槍,怒吼道:
“兄弟們,揚州多為水軍和堅固城池,對我們騎兵來說根本無用武之地!今日麵對這三萬曹軍便是立功的大好機會!”
“我們怎能眼睜睜看著他人獨占功勞?今天這一戰由我們來主導,張遼,建立玄甲軍之威名!殺!”
羅成的一聲厲喝激發了三千玄甲重騎士氣大增,隨羅成殺向張遼三萬人大軍。
……
感受到身後追兵靠近,張遼心中暗叫一聲果不出所料!他本就擔心寇封在消滅孫劉之後立即發兵,沒想到雖然及時撤退,對方依然追趕如此迅速!然而見到追來的僅僅是三千鐵騎時,張遼立刻下令:
“步卒立即組成方陣,火速退回廣陵。
預計李通將軍已經出動部隊,到時候自會有人前來接應你們!”
“所有騎兵跟我出擊,爭取更多撤退時間。
否則在這平原地帶遭遇鐵騎,這些士兵必然會有巨大傷亡!”
張遼這話一說完,曹操軍中僅存的三千鐵騎紛紛轉身跟在他後麵衝向羅成!
其實,寇封的軍隊擁有一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大量戰鬥力極強的精銳部隊,並且每位統帥都是頂尖將領。
更重要的是,這支軍隊基本上一輩子都在同一位將軍手下服役,磨合充分,士兵敬重其主將,主將也了解士兵,因此戰鬥力達到最強。
當然,這一點最關鍵的是忠誠問題。
得益於係統能夠隨時查看將士的忠誠度,而其他諸侯,即使是曹操也不敢貿然將並州狼騎交給像張遼這樣的將領統領。
身為諸侯,他們必定對屬下保持一定的防備!古往今來,以下犯上的亂臣賊子不勝枚舉。
唯有寇封敢於如此充分授權給麾下的文武官員,這也是他屢戰屢勝的秘訣之一。
況且,玄甲軍和背嵬軍皆為天下頂尖精銳部隊,曆史上有過數千人甚至數百人大敗敵方十萬大軍的壯舉!
在漢末三國這個混亂時代中,雖然不敢說橫掃四方,但這股強大力量卻不是張遼的三千鐵騎可以匹敵的。
當這兩支軍隊接觸的一瞬間,那些身穿黑亮鎧甲、連戰馬都披掛著重甲的騎士,如同刀槍不入的怪物般壓倒性的進攻。
即便像張遼這樣傑出的騎兵指揮官,帶著同等規模的部隊也無法抵抗他們的衝擊力。
此刻,張遼手下的三千鐵騎被斬殺得如同待割的麥子,
短短交鋒一輪,便死傷幾百名士兵,而羅成領導的玄甲軍卻僅損失不到十名,更有一大半是直接死在張遼手中的。
這種恐怖戰鬥力使得張遼心生寒意。
難怪當年他率領一萬兵馬去救援豫州回撤中的李通時,目睹了其軍隊巨大的傷亡。
而當時的趙雲也隻有帶領三千輕騎而不是如今這支重甲部隊,這進一步加深了他的不安,顯然這次情況將更加艱難。
想到這裡,張遼不禁麵露凝重之色:"可惡!難道隻能拋棄這裡的三萬部眾,獨自逃回徐州麼?"
這種情況下也不奇怪他的顧慮。
大規模戰鬥時若隻是小規模部隊交戰,影響勝負的主要在於將領謀略和自身勇武,更重要的是雙方的實際戰鬥能力。
以曆史上的排名來看,玄甲軍堪稱最強大的五個兵種之一,僅需三千兵力即可擊敗十萬敵軍;
假如曹軍的戰鬥力僅僅等同於東吳,則即使是十個這樣的大軍麵對玄甲軍仍不堪一擊;然而當前他手上隻有區區三萬人馬,在親自帶著前去阻攔敵軍衝鋒線的情況下遭遇失敗已不可避免。
於是僅一回合就慘重受創。
見到此情形後張遼迅速組織餘下兩千多名騎兵撤退並下令:
“全軍停下腳步,立即組成防禦陣形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