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黃忠請求參戰,寇封大笑道:“漢升勇武天下聞名,甚至曾經斬殺夏侯惇,攻下荊州北部幾郡。”
“若讓你去,劉璋可能誤認為是要直接攻打他,所以這不合適。”
“真正的行動之時,必定會讓你領兵,如何?”
黃忠雖有些不甘,但終究接受任命,知道眼下確實隻需針對漢中的防禦即可。
若派遣的兵力過於強大,可能會引起劉璋的疑慮,反而不利於我們。
因此這次行動需要分階段進行!
聽到寇封此言,劉伯溫稍作思考後答道:
“主公麾下現今有名的將領不少,但是要論默默無聞的武將已不多見。
不過之前主公似乎對薛仁貴極為看重。”
“不如暫調薛仁貴返回,率軍前往漢中,是否可行?”
劉伯溫說完,寇封點了點頭。
但當初寇封安排薛仁貴駐守揚州,並計劃今年春季南下征服交州。
這樣的戰績可以讓他的軍中地位得到提升,進入寇封麾下一流武將之列!然而,在寇封表態前,旁邊的諸葛亮提出了異議:
“主公,按照之前的規劃,薛仁貴是去拿下交州然後鎮守揚州的,如果將其召回的話,那麼交州又該派誰去攻占呢?更不要說曹操在北方躍躍欲試,未來必定有大戰來臨,諸位將領不宜隨意調動。”
諸葛亮言罷,寇封點頭表示讚同,心中也頗為糾結:除了薛仁貴以外,還有誰能勝過馬超?
正當寇封苦思冥想之時,劉伯溫卻笑道:“主公莫非忘記了陸遜?”
聽罷此言,寇封頓時豁然開朗!隨即,係統提示音響起:“叮,檢測到您正麵臨抉擇並猶豫不決,故為您提供的選項如下:”
選擇一:命薛仁貴領軍三萬出征漢中,由陸遜率兵攻克交州,可獲隨機絕世人才一名!
選擇二:命陸遜率三萬軍隊出征漢中,交州由薛仁貴繼續平定,同樣可獲得隨機絕世人才一名!
兩個選擇都有相同的獎勵,這在寇封麵前還是第一次見到,而那“隨機絕世人才”的獎勵更是讓他心動不已!
無論是嶽飛、戚繼光還是宇文成都,在統帥或武藝上都未完全達到“絕世”級彆,所以一位絕世人才的出現足以使寇封興奮,也將大大提升軍隊戰鬥力!
綜合考量下,派薛仁貴出征漢中的優勢更為明顯。
因為漢中之戰對手為馬超與龐德這類猛將,須派遣相匹敵的實力才能取勝。
薛仁貴的武藝不在趙雲之下,完全可以與馬超較量,同時兼具智謀和統帥之力。
至於對付龐德,則可再派遣一員大將。
龐德雖勇猛,但也隻是頂級層次並未超越,考慮到他能和關平激戰數回合仍不落下風、甚至戰成平手來看,其水準尚不及超級一流。
最後寇封做出決定,下令道:
“立即傳令,召薛仁貴回江夏,率領三萬本部兵馬即刻開拔至漢中援助劉璋討伐張魯。”
“另指派太史慈作為先鋒一同出征漢中。”
“讓陸遜率三萬兵馬進駐揚州,來年春天攜丁奉和徐盛共同征討交州,爭取速戰速決。”
“其他各將領則積極準備,隨時應對曹操進犯漢中的可能,準備一舉決勝負!”
眾人聞言紛紛應允遵令執行!一切布置完畢,張鬆亦準備告退離去。
既然寇封已經決定出兵,自然也需要返回益州,將這個決定告訴劉璋。
順便,他要把自己認寇封為主的消息告知其他人,以安撫他們的心。
說到這裡,寇封特彆叮囑了張鬆一番:“永年,回西川之後,這件事一定不能透露給其他人,就算是你最親近的兄弟和心腹也不行!萬一你這樣的大才受到任何閃失,我會非常遺憾。”
聽到這話,張鬆內心十分高興,有這樣開明的主公,即使將來有意外發生,他也不會後悔。
於是張鬆恭敬地向寇封拜彆道:“主公請放心,鬆一定會好好保重自己。
如果不出意外,一兩年後我們會在成都再次相見。”
說罷,張鬆便離開江夏,返回益州的路上。
至於為何寇封要召回薛仁貴,反而讓陸遜駐紮豫章郡,理由如下:首先,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治理,揚州各大世家不再壓迫百姓,民眾對寇封也多有感恩之心。
此外,因為種植土豆、減稅等舉措民心逐漸歸附寇封。
特彆是在薛仁貴的鎮守下,山越族最終投降並被安置到豫章郡。
因此,揚州的安全威脅已經基本消除。
此時開始啟用陸遜以及其他從江東歸降的武將,既表現了對這些文武將領的信任和支持,又能進一步增強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