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讓他欣喜的是,太史慈擊傷許褚於上庸,成功地阻攔住曹軍並且導致曹軍慘敗。
這位名將不愧以其三箭定天山、脫帽退萬敵與遺計定遼東的事跡聞名遐邇,在當今亦堪稱頂尖戰將之一!寇封立刻將喜訊告知麾下諸將士,眾文武聽得此消息士氣高漲。
此時黃忠老將也不禁:“主公,之前你曾答應過我,等到曹操發動大軍時便讓我出征。
今聞漢中已歸我主,請讓我立即參與這場大戰。”寇封聽罷放聲大笑道:“漢升將軍放心,此次作戰自然少不了您!這次,我所安排的包括虎衛軍、水軍以及落日營在內的一十二萬大軍均將出動。”
黃忠與其他將領聞此皆欣然而笑;他們已許久未曾遇到如此激昂的戰爭,與孫權和劉備相比,對抗曹操才更能引發這些猛將們的鬥誌。
寇封見眾將領戰意濃厚,遂下令:“即刻派細作把曹操進軍的消息傳達至益州,讓劉璋知道我等將再度興師動眾的原因。
同時也通知張鬆,確保他提醒劉璋不要在此時自掘墳墓,以免在我等擊敗曹軍之後對其不利。”
隨後,寇封再次發布命令:“鑒於曹軍先鋒部已被阻擋在上庸城下加上他們在關中的軍隊,他們肯定將會領軍南下來進行增援。
因此指派黃忠與魏延兩員虎將作為前鋒,並帶上軍師諸葛亮先行帶領五萬人趕赴漢中迎擊來犯之敵,同時我自己將率領七萬兵馬,帶著龐統、宇文成都和甘寧等人稍遲再與他們合兵會攻曹軍。
我們務必將曹操最後的野心粉碎,並明確告訴他,這個天下是歸誰管的問題。”
另外,他下令給戚繼光、嶽飛和趙雲三位將領,務必強化防禦。
以防備若漢中的戰役陷入困境時,曹操或會選擇其他地方突襲。
黃忠和魏延率先出發後,寇封沉思地看著益州的地圖。
他知道益州雖然難於進攻卻易於據守,若要徹底控製這裡,恐怕耗時不止一兩年。
他在思考有沒有更快速有效的方式能夠奪取益州。
不然的話,即使此役勝過曹操,對方也會很快恢複元氣,成為更大的困擾。
寇封自投身漢末紛爭到今日雖不足四百年卻已經建立了一番可觀事業,在內心也感到焦急希望儘早成事。
另一方麵,劉璋聽到寇封麾下的薛仁貴拿下漢中的消息時也十分震驚。
他沒想到張魯居然這麼快就被消滅了。
說起來也諷刺,在求寇封相助前劉璋還滿腦子想著向張魯,此刻卻發現情況突然變化至此。
劉璋心裡又湧起一陣兔死狐悲的感慨!
按照這樣的態勢發展,寇封如果真有心對他不利,也不會耗時太久。
可是,當劉璋得知馬超被張魯逼反,隨後薛仁貴借此機會拿下了漢中,頓時對張魯大為惱怒:
“這個蠢貨,竟然還與曹操勾結,真是咎由自取!”
罵完之後,看著即將淪為曹操和寇封兩大諸侯爭奪之地的漢中,劉璋也開始感到恐慌。
不論是誰在此戰中獲勝,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益州!
他自問能否抵擋得住呢?這樣一想,劉璋更是滿懷絕望,立即召集了張鬆、黃權等重臣商議對策。
見諸位謀臣雲集,劉璋無奈地歎了口氣,說:
“各位,如今寇封的大將薛仁貴一舉占領漢中,曹操也派夏侯淵等人前往奪取,據說數十萬大軍已在漢中集結,大戰迫在眉睫。”
“你們覺得,益州該如何應對這前所未有的挑戰?”
聽到這話,黃權神色一凜,懊悔地說:
“主公啊,先前我就曾說過切不可邀請寇封裝兵漢中,真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如今漢中落入寇封麵,想要奪回簡直是千難萬難!如此一來,漢中掌握在寇封麵,我益州徹底暴露在他的眼皮底下,毫無防禦之力啊!”
麵對黃權的話,劉璋不禁陷入深深的絕望:“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這時,黃權轉而憤怒地看著張鬆,斥責道:
“張鬆,這一切禍事都是你一手造成的!若不是你勸主公請求寇封麵兵,我們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現在你還怎麼解釋?”
隨著黃權的怒斥,劉璋的表情也陰沉下來,心中漸起殺意。
雖說提出請寇封裝兵是張鬆的主意,但他采納建議才是根本。
然而作為君主,怎可能輕易承認錯誤?
因此,他也將一部分責任推到了張鬆身上——找一個替罪羊來轉移視線。
意識到這一點,張鬆連忙解釋:
“黃權,此事雖然是我提議,但也經過了主公的認可。
現今形勢已定,無論是寇封還是曹操都不可能罷手。
益州孤懸一隅,難免成為兩強爭雄的下一目標。”
“即使無我建議,他們早晚也會出兵攻打我們。
而此刻有寇封擋住曹操,至少給了我們些許喘息之機。”
“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後,也許才是我們益州的翻身之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覺得,僅憑我益州,如何能夠抵擋曹操和寇封二人的聯合攻擊?”
聽了張鬆的話,黃權一時語塞,也無法反駁他的觀點。
但無論如何,這兩大勢力最終必然會覬覦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