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事態嚴重,臨縣已被元氏後人張明占領,城中皆是他的部眾。更不知何時出現了一位白袍猛將,箭術超群,據趙公描述,此君可於百步之外穿針引線,彈無虛發。往昔元軍大將李成見他也是唯唯諾諾,不敢違逆。”
這名冷麵騎士正是陸策心腹護衛楊四。
聽聞消息的陸策震驚異常,急切追問:“趙公安全否?大趙、小趙姐妹是否有恙?”
楊四慚愧應答:“屬下不知何事出錯,亦或敵軍早有準備,剛進入趙府不久,張明那廝便率兵趕到,將趙府團團包圍。如今府內數十名家丁已全部遇難,唯趙公與兩位小姐幸免於難。”
“氣煞我也!我必要親手斬下張明狗頭!傳令全軍星夜奔馳,直奔臨縣!”
陸策怒吼下令。
“將軍三思!雖然趙府眾人遭遇不幸,但好在趙公安然無恙,二位小姐也尚未受到傷害。隻是張明提出要趙公交涉,望將軍退兵,否則便對二位小姐……”
聽了這番話,陸策壓下滿腔怒火,暗自覺得這個張明並不簡單。第一,他如何知曉自己秘密調兵遣將的事,就連己方將士除了周某以外都毫不知情;第二,關於大趙、小趙與己方的關係本就是私下約定,並未正式提及婚約之事,他又如何洞悉?
為了大局著想,陸策雖可暫時割舍與大趙的聯姻計劃,但卻絕不能不顧小趙的安危——畢竟她是周兄的心上之人。周兄不僅為己方運籌帷幄、勞苦功高,更是生死之交,若無法保護他的意中人周全,又何顏麵相對他?
向來霸氣十足的江東霸王陸策此刻猶豫不決,雙眸微閉片刻之後重新睜開,炯炯有神地看著眼前的一切,隨後嚴厲發問:“張明小兒還有其他條件麼?”
楊四回道:“張賊說,如將軍願意撤回江東,一個月後他會安排趙氏一門平安抵達江東。否則如果臨縣失守或者被他人攻陷,二位小姐恐怕也會遭遇不測。”
“狂徒囂張!果然狡猾萬分!前些日子見到的張明不過是個癡傻之人,今日看來都是偽裝罷了。元公路,你果真育得出類拔萃的兒子。”
陸策滿心憤恨,隨即冷笑著補充:“不錯啊張明!想借助我的力量幫你除掉王勳,這筆買賣我不賺白不賺。”
“傳令下去,全軍開赴豫章方向,將王勳封鎖在豫章郡內。”
“遵命!”
為了顧及重要盟友與佳人,陸策隻能暫且隱忍。畢竟臨江郡可以再度奪取,可是像周兄這般得力助手以及大趙、小趙姐妹花般的人才確實無可替代,他們誰都不能受到傷害。
……
鑒於您的要求,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會用類似的方式改寫,確保原創且保持連貫性。)
“弦音低回心意沉,似是傾訴誌難酬。”
“垂眉隨手悠悠彈,道儘心底無限情。”
張遠吟誦詩句踏入廳堂,故作高雅地昂首邁進。
"這般意境,倒是恰好切景。"
趙公聞聲起身一怔,略作遲疑後淡然道:"張大人不請自來,可有他事?老夫年紀已大,若有什麼使命恐怕力不從心了。"
這些或冷或熱的態度,張遠前世早已見怪不怪,完全免疫了,要是臉皮薄點早被氣死了。
張遠依舊從容:"無事無事,順路來訪趙公,問問家中是否有缺憾之處。"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趙公語氣冷淡:"如今府中安全無憂,欠缺之處大人不妨去問侍衛就是,何必勞駕。"
"趙公莫要多慮,我雖然算不上君子,但也向來說一是一。既然敵軍已退,我覺得留這些侍衛在貴府也無必要了。"
張遠悠然道:"趙公覺得如何?"
一想到長久生活在他人監視之下,趙公也是頗覺不適,還有兩位未出閣的女兒,時間久了終究不好聽。
趙公作揖為禮:"那就有勞大人費心了。"
"來人,傳令下去,即刻撤出趙府,不得再擾趙府安寧。抗令者,斬!"
張遠朝門外侍衛命令著,雖然撤走明麵上的監督人員,但暗中還是要稍加提防。這些人畢竟精明得很,稍微放鬆可能就生變故。
"遵命。"
侍衛統領領命而行,場中氣氛頓時緩和許多。
"在下不才做了一份小劄記,特來請教趙公,還望莫要介懷之前的不愉快,給在下指點一二。"
這其實是一次刷魅力值的好機會,隻要是有助於自身成長的機會,張遠都不會輕易放過。
這份劄記並非原創,不過是抄寫了《三字經》前六十句,然後落款自己的名字而已。在他看來,這不是抄襲,而是文化傳播。
說罷取出一本書冊交給趙公,眼神真誠坦蕩,頗有謙虛求教的姿態。
趙公身為階下之囚,不好當麵推卻,便翻開閱讀起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孔融四歲能讓梨。尊長輩,應當先知道。"
趙公越讀越驚,這篇幅短小卻意味深遠的作品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