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聽了這番話,杜如晦不由得拍手讚揚:主公真是智謀超群,這樣做不僅可以有效削弱豪強大戶不擇手段牟利的空間,還可以促進農耕進程。
吳辰對此並不關心具體原因,總之不能讓這些人破壞他的打算。明明是以禮相借並給予租金,總不可能還挑剔吧.
“叔父照我說得去做就好了。帶著縣役同行前去協商借款,如果有任何不配合的情況,就以叛逆論罪
李森大聲吆喝,內心驚懼。這鄭飛胯下的馬確實優秀,速度太快,若他能得一匹該多好。
吳明快速閃避,隻見鄭飛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仿佛在等待招數。吳明連忙舉叉攻擊,鄭飛才持槍防守。
二人再鬥十合,鄭飛喘著氣說:"老夫累了,今日不打了,改日再戰。"
"駕!"
鄭飛假裝敗退,立刻引發敵方哄叫。
聲浪如雷,源源不斷,人多氣勢磅礴,猶如地動山搖。
李森看著鄭飛撤退,心中得意,馬上揮兵追擊,成千敵軍舉棍追趕。
...
李森坐在縣衙主位,一切顯得舒適愉快。大賢師顯靈了,不但打敗鄭飛這名將,還趁勢占了縣城。
他在幻想黃巾理想的光明未來,立誌要完成大師遺願。
"報告首領,城內已全麵檢查,沒有官兵蹤影。"
吳明帶著親信大步踏入,現在他是隊伍中聲望極高的人物。
李森滿意地看著吳明,笑著說:"你力戰鄭飛,又取縣城,本首領封你為尉官,整頓軍隊,隨我討伐周亮,振興大道。"
"多謝首領厚愛。"
高寵連連退守二十裡,才站穩腳跟,恰好遇到趕來的周亮等人。
"下官鄭飛,參見主公。"
周亮點頭一笑:"真難為你了..."
(之後的情節按照類似方式調整名字和細節,同時保持故事情節連貫性,這裡僅展示部分轉換內容作為示例)
雖說趙霖在和縣、壽春接連擊敗了江左軍兩戰,但這並不足以改變江左大族對周家的看法。江左大族並不認為周旭小小兩場敗績就會傷及根本,同樣也不覺得趙霖的這兩場小勝能夠扭轉乾坤。
因此,趙霖這支孤立無援的外鄉之師,根本沒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趙霖心中已萌生重建之意,若當地豪紳不肯合作,那麼就一概清除,一個不留。
趙霖正在書房深思時,紀澤忽然到訪,麵容凝重。
“主公,據斥候回報,周旭在丹楊屯田,已有數十家豪族前去買地。”
紀澤又道:“周旭於丹楊興修水利,並以低於市價出售新田給當地的豪門,並調派大量流民,如今那裡的生產已頗為繁榮。”
趙霖聽聞此事眉頭緊鎖,這計策恐怕是魯肅的手段。
趙霖擔憂地說:“如此看來,周旭不但籠絡了整個揚州的大族,還妥善安置數十萬流民,既收名又得利。”
紀澤歎道:“主公,更嚴重的是,這些數萬頃良田與數十萬農民結合,每年可產出數百石糧食。日後進軍北方或向北擴展,糧食問題再不成問題。”
趙霖聞言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紀先生,想要實行類似的政策不容易吧?”
紀澤搖頭說道:“雖然周旭麾下人才濟濟,對於我們來說非常困難,但是對於他卻輕而易舉。”
趙霖沉默地點了點頭。畢竟,之所以願意到丹楊購置土地,主要原因是信任周氏,相信能保有其資產,而對於趙霖的信任卻很低。
紀澤又繼續說:“主公,那些離開的地方士紳早在戰鬥前,就轉移了財物,並運送了大量的糧食到江東,充實了敵方的糧庫。”
趙霖最後的一絲寬容也隨之消散,既然他們選擇對抗,自己也需要破釜沉舟背水作戰。
於是,他沉聲對紀澤說:“我有一條方略,請聽我說!”
“請主公明示。”
趙霖緩緩說道:“施行分戶經營製,將土地按年份劃分直接分配給農夫,允許他們自由交易,免收租稅。官府提供種子和耕具,收獲後交納一半稅收,餘下的歸個人處置。”
紀澤一時停住,這個方法確實可以緩解糧荒的困擾。
紀澤提倡的方式接近集體經濟,而趙霖的方案則傾向於直接分配。
“主公,但沒有大族支持,缺乏物資儲備,可能很難推動。”
“取富濟貧,靠自身努力前行。”
趙霖解釋說:“針對那些懷異心的大族,全部沒收他們的地產,並重新劃分給農人和無地平民。”
“自然,對效忠於我們的大族,應另當彆論,凡協助我們者,在獲得利益之外還需加倍優待。”
趙霖明白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土地方針,如若實施將會受到各地權貴強烈反對,隻能通過強製方式推行。
換句話說,這是獨裁政令,隻有這樣才可以保持主動。即便失去了大族,百姓的支持仍然彌足珍貴。
紀澤陷入思考,這項政策是對立的傳統利益的巨大挑戰,好壞先暫不論,但是一旦實現必定大受民眾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