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周辰瞅準時機襲擊城門,趙雲稀裡糊塗就成了俘虜。更讓他窩火的是,周辰押著他四處招降,使各地都以為是趙雲自己策劃的叛亂。太守李強見到趙雲時,毫不客氣地破口大罵。
陳亮入城後,聽聞趙雲有大將之才,不僅沒追究他的罪責,還經常帶他在身邊巡視,仿佛把他當成心腹一般。
從那之後,趙雲每日被他人指指點點,說他背叛舊主、恩將仇報、喪失人倫……街談巷議中的閒言碎語充斥著趙雲的耳畔。他實在氣不過,索性真的投降,但這隻是權宜之計,心裡卻時刻盤算著脫身。
陳亮又怎能看不出趙雲心中不服?他淡然一笑說:“想必如今劉家與孫家的兵力接近萬人,臨安已然是一座死城,我們還能有何良策?隻能等死罷了。”
等死?
不!趙雲心裡暗忖,死也要是你們先死,我才不會陪你們一起送命。今晚就出城返回荊州大營。
趙雲神色如常地回應:“要是沒有援軍到來,這般死守注定一敗塗地。”
陳亮搖頭道:“恐怕是沒有援軍了,今晚突圍吧。”
“什麼?”趙雲脫口而出,“突圍?”
陳亮沉聲說道:“事態已無可挽回,何必困守於此,今夜借機突圍。”
“周辰已經在做準備了,你也抓緊去安排吧。那些800名投降的士兵交由你指揮,為我軍撤離掩護。”
趙雲眼睛微亮,欣然答允:“末將絕不會辜負軍師托付!”隨後帶上令牌前往降兵駐紮地。熬過了這幾天屈辱的日子,今夜終能洗刷這一切。
趙雲走後,陳亮便在貼身護衛胡勇耳邊低語一番。
胡勇頻頻點頭答應後,匆匆忙忙離開城牆。
臨安城外二十裡的山林間,袁風一臉嚴肅地審視著周圍的十八位將領。自入駐的第一晚,袁風突襲江東軍營地燒毀對方投石車,並且成功殺傷上百敵人。
因這波襲擊,江東軍失去攻城重器。可數天連續夜襲使部隊十分疲憊。
“大哥,江東方麵已經增加了夜間巡查,我們很難再有效果顯著的偷襲了。”其中一名部下說道。
袁風歎道:“可惜和城內聯係不上,現在夜襲難成,反而無所適從。”
諸將無話,隻能隨機應對。
而此時在江東軍帳中,加急戰報送達統帥手中,得知丹陽水師慘敗讓這位統領暴跳如雷,一劍砍翻麵前木案,怒吼道:"整軍備戰,不攻下臨安決不罷休。"
至半夜,臨安北城忽然洞開,周辰與陳亮慌忙奔馬逃竄,剛邁出幾步江東軍隊號響徹夜空。
“快,彆戀戰,迅速突圍!”
跟隨周辰行動的戰士隻剩兩千,分頭散去突圍。
不久孫策趕到怒叫連連,立刻派遣手下進駐,誓要把他們全殲。然而因為分散突圍得當,敵軍雖損兵嚴重但不至於全滅。
孫策窮追不舍,在快要抓住敵人之時卻被告知荊州部隊趁虛而入的消息。
“怎麼會這樣?呂軍必有內應!”
小校解釋稱:原來是城中有通敵之將——魏延打開城門放進了荊州主力。
於是,一場混戰再次展開。文聘領軍趕到了西門,並且在內應幫助下順利進城。
孫策不甘心損失慘重,再次集合精銳重新攻向臨安,結果遭遇頑強抵抗,戰鬥持續僵持不下。黑夜之中,各種陰謀詭計接連不斷。最終在複雜的局勢中,各方勢力相互角力,造成了巨大人員傷亡和資源浪費。
直到深夜,陳亮再度秘密召集殘餘力量設下一計,計劃反製江東軍以奪回優勢地位。在關鍵時刻遇到了意外援手袁風,他們開始合作尋找新的契機。
整個戰局陷入了一片混亂的局麵。
心中大喜的林川迅速下馬,快步走向前,舉起火把一照,赫然發現草叢與田埂間藏匿著眾多伏兵。
“晚輩林川拜見軍師,這柄寶劍乃主公所賜,今受命前來聽候軍師差遣!”
林川從腰間解下錕鋙寶劍,恭敬遞向周青。
周青僅掃了一眼,便認出這是沈雲近獲的錕鋙劍,心中的疑慮隨之消散,肅聲說道:“此劍為主公珍愛之物,確證閣下身份無誤。”
林川隨後召來青龍十九騎,回應道:“軍師,這些都是與我生死與共的好兄弟,人人皆為英雄,請下達您的指示吧。”
“連續夜襲江東營寨的就是你們區區二十人嗎?”
趙淩驚訝地問。
林川充滿自信地答道:“將軍所言極是,隻是江東守備愈發嚴密,再無法深入其營地重創了。”
趙淩深感敬佩,忍不住稱讚道:“真可謂豪傑也。”
周青同樣滿麵敬意,鄭重說道:“待徹底擊退江東軍隊後,再細細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