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點頭讚同:“孫策確實是虎狼之徒,不容小覷,不過目前天下局勢多變,縱有圖謀卻力有不逮。慶幸的是,主公如今已打下了穩固根基,控製了荊南地區,治下百姓超過七十萬,隻要精心治理,一年之內便可恢複元氣,並可著手準備進軍南交之地。”
張晨看向林衝問道:“子翼,我聽聞你曾在王允麾下訓練出一批精銳騎兵,我想讓你組建一支新的騎軍團。”
林衝向張晨行禮,低聲答道:“屬下遵命。”
張晨繼續說道:“這支騎兵團的一切事宜全由你裁決處理,無需他人插手,人員、戰馬和糧餉直接向劉公求取。”
隨即張晨又對劉伯溫強調說:“這件事務必抓緊,千萬不可拖延。”
劉伯溫回應道:“在下明白。”
林衝神色嚴肅地回答道:“常山林衝必當竭儘全力。”
為了激發林衝昔日雄心壯誌,張晨不想看見他終日憂鬱,才做出這項決定。
轉而又問劉伯溫:“杜公,現下荊南已定,想請教你的意見,要如何治理這片區域,使其能夠長治久安?”
劉伯溫笑答道:“欲達長治久安,必須製定完善的法律規範,按法理處事且賞罰分明。各縣官吏各司其職,這樣才能確保政局穩定,所以眼下的首要任務就是選拔賢能派赴各地治理地方事務,實現各郡縣緊密團結的目標。”
張晨深感認同,現在的荊南三郡官員空缺嚴重,急需全麵整飭,不可以隻重視一個郡的建設而忽略其餘,全麵協調發展方能為今後奠定堅實基礎。
公元201年8月,張晨聽取了劉伯溫建議,正式在荊南三郡頒布廣求英才的招賢令,不論出身門第或年紀大小,唯才是用。
此舉一出立刻引發轟動,甚至連遠在京都許昌的曹操得知消息後都連連稱讚。曆史上,曹操首次發布求賢令是在公元210年,這位梟雄深知這項政策帶來的巨大收益所在。
短短時間內,荊南三郡湧現出不少平民家族的年輕人才。張晨安排逐一登記造冊,然後讓劉伯溫考核文才,李世民考校武藝,按照他們的能力和才乾分派到各個縣城去任職。
張晨重新開始了習武修行的日子。
衡山縣內黃飛鴻住所中,這位老將軍捋須哈哈一笑,身邊眾人隨之歡笑起來。黃飛鴻爽朗地說道:"既然主公交付武藝指點的使命,那在下隻能恭敬從命啦!來人啊,牽馬拿刀來!”
侍衛忙把他的戰馬牽過來,另兩名士兵扛起沉重的大砍刀走上前交付給他。
黃飛鴻手持長刀微笑問道:"要用何種武器?"
"梅花槍."
張晨回應說。
見此情景,黃飛鴻竟然主動下場比試。張晨內心頓時湧起一陣強烈渴望,希望證明自己的實力。經過數個月艱苦鍛煉加上實戰經驗積累,他在與陳到對戰之後又取得了不少進展,那麼自己究竟能跟黃老將軍抗衡幾個回合呢?
這無疑是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般的勇敢決心,他鄭重抱拳施禮道:“願求教於將軍!”
這種勇氣讓黃飛鴻倍感觸動,回憶起自己年輕時也滿懷這般豪情萬丈!
從張晨身上,老將恍若看到了三十多年前意氣風發的自己,心中升騰起一份欣慰的情感。
接著,張晨先是謙恭地
一位手持白杆的親衛突然快步進入房間,跪下後急促地報告道:“稟告將軍,門外有一位其貌不揚的人自稱來自荊州,並且堅持要求見您,說是有緊要之事通報。”
趙威麵露疑惑之色,“自稱荊州奇才?”
一旁的李存信笑中帶刺:“這人好不懂禮數,竟敢擅自標榜自己為奇才!”
隨後又言道:“自稱為奇才之人,恐怕也不過空有虛名罷了。”
而周霸則進言道:“大人不妨召他入內一探究竟。”
“嗯,周將軍所提頗有道理。”
趙威點頭同意,向親衛下令:“立即帶他進來相見。”
“是!”
親衛受命離開,很快便領著一位身材矮小、容貌醜陋酷似猿猴的年輕人步入廳堂。這名年輕人見到趙威之後不但未行禮節,反倒大剌剌地立於堂上,揚起頭冷冷地質問道:“你已瀕臨絕境尚且毫無察覺,是否太過遲鈍?”
“大膽!”
李存信聽後大怒,抽出腰劍疾步上前將劍尖抵在此人頸部。
然而這醜陋青年絲毫未將架在頸上的鋒利長劍放在眼裡,轉目蔑視李存信,冷嘲熱諷:“將領身經數百戰,何愁不能多斬一人?既已有意殺我,就莫再猶疑!”
“找死!”
李存信心底滿是怒火,正欲揮劍結果此人性命之際,趙威急忙伸手製止:“不可妄動!”
“哼!”
李存信雖不情願但仍恨恨瞪了青年一眼退回原位。趙威隨之恭敬施禮詢問:“未知先生高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