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碧輝煌的大夏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得如同拉緊的弓弦。女帝淩霜高坐於龍椅之上,麵色凝重地看著殿下群臣。關習副將快馬加鞭送來的加急奏報,此刻已擺在禦案之上,成為眾人爭論的焦點。
左丞相林正風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蠻王求和,此乃我大夏休養生息之良機。連年征戰,百姓苦不堪言,國庫也損耗巨大。若能借此機會達成和平,實乃萬民之福。臣以為,可接受蠻王求和,收取重金,並責令其割地賠款,以彰顯我大夏天威。”
話音剛落,右丞相陳宏業卻皺著眉頭,反駁道:“林丞相此言差矣!蠻人狼子野心,向來背信棄義。此前多次進犯,如今求和,定有陰謀。若輕信其言,恐遭其害。依臣之見,應趁其元氣大傷,一舉發兵,剿滅蠻夷,永絕後患。”
武將之中,鎮遠大將軍王猛站出來,聲如洪鐘:“陳丞相所言極是!我大夏兒郎英勇善戰,豈會怕了蠻人?此時不戰,更待何時?若錯過此機,待蠻人恢複元氣,必將再次犯我邊境。”
然而,兵部侍郎蘇羽卻持不同意見:“王將軍,打仗並非兒戲。雖我軍有勝算,但戰爭一起,又將有多少將士血染沙場,多少百姓流離失所?蠻王求和,雖可疑,但我們可借此機會,深入探查其虛實,徐徐圖之。”
女帝淩霜微微皺眉,目光掃向眾人,問道:“那依諸位之見,若接受求和,該提何條件?若不接受,又當如何部署兵力?”
林正風再次說道:“陛下,若求和,除重金、割地外,還可令蠻王送質子入朝,以保其言而有信。”
陳宏業冷笑一聲:“哼,質子?蠻王豈會輕易送出?此計恐難行。陛下,臣建議兵分三路,一路正麵佯攻,吸引蠻軍主力;二路迂回包抄,斷其糧草;三路突襲蠻王營帳,擒賊先擒王。”
王猛在一旁附和:“陳丞相此計甚妙,末將願領命出征!”
蘇羽卻搖頭道:“陳丞相,此計雖險,但蠻王狡詐,未必不會防備。萬一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時,女帝淩霜抬手示意眾人安靜。她沉思片刻,緩緩說道:“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蠻王求和,虛實難測。朕意已決,先派使者與蠻王談判,提高求和條件,若蠻王真心求和,自會答應。同時,暗中調兵遣將,加強邊境防禦,做好備戰準備。一旦蠻王有詐,即刻出兵。”
眾臣紛紛跪地,齊聲道:“陛下聖明!”
女帝看向關習副將,說道:“關將軍,你速回軍營,告知李主將,按朕之意行事。務必小心謹慎,不可掉以輕心。
關習副將抱拳領命:“末將遵旨!”
朝堂之上的爭論時落下帷幕,但關於蠻王求和的應對之策,仍充滿變數。李主將等人在軍營又將如何與蠻王使者周旋?蠻王麵對大夏提出的條件,又會作何反應?一切都在緊張的局勢中悄然發展……
喜歡我本農民,誰把我踢出來請大家收藏:()我本農民,誰把我踢出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