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的將領按照宣王的遺書,繳械投降。
王猛他們接過軍營,對傷者進行醫治,對死者進行安葬。
投降的人太多,隻好在難民雲的基礎上加快建築。
落霞關民情興奮,大家敲鑼打鼓,大家相互祝福,幸福溢於言表。
王猛按照帝都的要求,給宣王的屍體進行處理,找到一處風水寶地安葬,允許虞朝的將領參加。
通天橋上,張橋和施安全帶領士兵正在鋪設木板。
“早知道這樣的話,那天晚上,我們還不把它取下來。”
“哪來的早知道,你相信嗎?山上埋伏的兄弟夥,一支弩箭都沒有射出去,信不信?”
“大家彆說話,趕快乾,大部隊快來啦。”
有的是特種隊員,不太相信。
“隊長,不可能吧,落霞關不要人守?”
施安全踹了他一下。
“就你話多,金蘭縣城隻留了百多個士兵,現在已經開拔,再不趕快的話,我們就跟不上去啦。”
火箭軍的,特戰隊的,聽到這話鋪設的速度更加快了起來。
“你們怎麼不早點告訴我們?”
“現在也不遲呀?後勤部隊馬上就要過來。”張橋手上的動作並沒有停。
通天橋剛鋪好,一大隊人馬出現在他們麵前,由王武帶隊。
“張隊長,曹將軍呢?”
“快啦,快啦。”
不到半個時辰,曹遠恒帶著大部隊從遠處趕來,兩支隊伍組在一起,向塞上城出發。
一路攻城拔寨,幾乎都沒有遇到一個像樣的抵抗。
……
塞上城國師府邸。
“郭伯,你把這封信,帶給吏部侍郎,問問朝堂上的事,叫他們不要聲張,知道就行,他有什麼話帶過來就可以。”
“老爺。”郭伯想阻止。
“去吧,我知道厲害。”郭懷玉揮了揮手?
朝堂上。
魯淩越感覺到這幾天心神不定,總覺得有什麼大事發生。
朝堂文武百官又說又笑,內容儘是如何享受,華夏帶來的榮華富貴。
吏部侍郎回到府中,就聽見管家過來。
“國師府的管家郭伯過來,說有要事,要親自告訴大人。”
“快快快,快請進。”吏部侍郎很快就見到了郭伯。
“國師還好吧?”
“回大人,老爺很好,這是老爺給你的信,閱後即焚,內容你知道就行,這是老爺吩咐的。”
吏部侍郎一下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連忙打開信,看了之後臉色巨變。
“事情屬實?”
“千真萬確。”
“國師信裡叫老夫把公主弄過去,這可有點難度。”吏部侍郎看了之後立刻就把信給燒毀。
“老爺說你的辦法最多,應該能辦成,草民告辭。”郭伯站起來想走。
“嗯,你回去給國師說一下,朝堂上還很興奮,公主的事兒,明天我給他辦妥。”
……
次日早朝。
魯淩嶽坐在寶座上,環視了一下朝堂。一位公公走了出來。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吏部侍郎緩慢的走了出來。
“陛下,國師的大公子,今天給為臣來信,說想見見公主。”
郭懷宇的大兒子和魯亦心算得上是青梅竹馬,魯淩越要有心撮合他們,國師的能耐,家喻戶曉。
這幾天,公主整天鬨事兒,可怕魯淩嶽愁的不行,聽到吏部侍郎這麼一說,感覺到如三伏天喝到冰水,爽翻了天。
“行吧,等一下把人把她叫出來,你帶過去吧,就叫她彆回來。”
朝中的文武百官聽到這話,什麼意思?難道魯亦心就這樣送出去?
皇宮裡的魯亦心看到吏部侍郎前來。
“你這個老家夥來乾什麼?”
“公主想出去嗎?”吏部侍郎,沒有直接回答。
“你有辦法?”
“你想去哪兒?去了就不回來。”
“去國師府,郭叔那兒。”
“那就趕快收拾東西走吧。”
“你說的是不是真的?”魯亦心看著門外的公公。
“皇上已經批準,去了國師府就不用回來。”
“不回來就不回來。”魯亦心收拾東西特彆的麻利。
……
魯亦心坐在鸞駕裡麵,看著國師府門,一片狼藉。一看就知道,從來沒有打掃過。
“楊叔,這是怎麼回事啊?”魯亦心掀開窗簾,看著外麵的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姓楊,叫楊興龍。
“國師被禁足,從來沒有出來過。”
“楊叔,國師肯定會出來的,就是不知道從哪個地方出來。”魯亦心知道國師的脾氣。
楊興龍低聲的在魯亦心的耳邊說。
“他是從旁邊的側門出來玩兒的。”
“側門?側門不是下人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