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日報的記者,對正在準備通關的第一輛馬車進行采訪。
記者一看,這輛馬車還是新買的,價格還不菲,一看上麵駕駛的人,是一位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請問你叫什麼名字?”
“楊朝陽。”坐在駕駛位上的年輕人,雖然有些黑黑的,看上去挺健康。
“你們是哪裡人士?”
“聚賢鎮的。”
“聚賢鎮,據我知道的情況,以往好像要走一到兩天吧。”
“你說的很對,差不多就要兩天。”年輕人的眼光並沒有看記者,而是在盯著高速道路那根欄杆是否抬起?眼角有掃了一下,後麵排的長長的隊伍。
“那你知不知道?現在的走高速道路的話,大約多長時間能到你家裡。”記者詢問。
“大約大半天吧,下了高速道路到聚賢鎮,再從聚賢鎮到家裡麵,差不多要一個時辰,現在下雪可能還要長一點,今天天黑之前應該能到家。”
“那你知道高速道路費用嗎?”
“知道呀,從這兒到聚賢鎮出口,一共278文,高速費用我就已經準備好。”
記者一下笑起來。
“看來你們已經了解這方麵的情況,做好準備。”
“那是必須的。”楊朝陽咧嘴笑了。
記者看著他這輛新款的馬車。
“你這馬車挺新的。”
“對,就是今年最新款的一款馬車,輪胎橡膠的,減震也是最多的,我這輛馬車能坐20多人。”
“請問,楊師傅,你是乾什麼行業的?”
楊朝陽一下笑起來,後麵的車簾掀開一角,露出兩個小孩子的頭,還有一位婦女。
“我現在是自由個體,是做出租用的,有人要去哪個地方旅遊可以租車,現在華夏已經讓很多人脫貧,手裡有了餘錢,一般的經過調休之後就會去一些風光比較好的地方遊玩,現在最熱門的地區就是遇仙鎮和鏡湖。”
“特彆是農閒的時候,幾個家庭組成一塊兒去旅遊,很時髦的,我這輛車就剛好滿足他們的需求。”
“那你辦有個體經營許可證嗎?”
楊朝陽從後麵取出一個小箱子。
“營業記,納稅證,特殊證,還有駕駛證。”
記者看著這麼多證件。
“那你這輛車,應該是挺貴的吧?”
“那是必須的。”楊朝陽很得意。
“今天是帶我們一家人回家過年,裡麵溫暖如春,夏天底下可以放冰塊,可以做到不暑熱。”
“這輛車是我貸款買的,5年期的低息貸款。”
“那還款有壓力嗎?”
楊朝陽搖了搖頭。
“沒有,如果按照現在的這個情況來看的話,我可能提前一年還完貨款。”
“看來楊師傅對未來的期望很不錯。”
“現在我們華夏百姓,我所遇到的都十分擁護現在的政策,就如剛才總理所說的,華夏這個國家要靠我們華夏百姓來維護。”
“剛才我看見兩個小孩,後麵那個女人是你媳婦吧?”
“正是的。”楊朝陽回頭看了一下自己的家人。
“我媳婦在一家餐廳做收銀員,特地請了半個月假,兩個小孩在京都讀書,成績還不錯,這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