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星雲關並沒有找到巴騰,他去了星雲平原並沒有回來,我同這兒的副手談了一陣,聽到這兒的移民比較順利。
“平灘鎮呢?”
“先生,這一個月前,就已經完全移走,現在主要剩的就是關內的百姓,稍微多一點,最下麵彙報上來的情況,看今年年底完全就能遷移完。”
“百姓的情緒,有沒有抱怨。”
“抱怨?”巴騰的副手,睜大眼睛看著我有些不太認識似的。
“先生,我們就做了一次動員,百姓完全擁護,畢竟這個地方的土地,說實話,同星雲平原上的土地相比,簡直是天差地彆。”
“畢竟我們還要給他們修房造屋,先生,我們這次投入的比較大。”這位副手說到這兒便停了下來,後麵沒說的話我一下就明白。
“於其將來的效益,這次投入簡直可以不提。”
“將來的效益?先生所說的就是發電量吧。”
“想不到,你還挺懂這個的。”我忍不住對這位副手,高看了一眼。
“多謝先生謬讚,我同李老相處了幾個月,這才回到星雲關的,他講的讓我受益匪淺。”
“對了,李老走了嗎?”
“沒有,他要等到這些移民下來,有不懂的地方還得給他們講解,等星雲平原上的城鎮初級規模他才會走的,聽說他還派人去了高原上。”
“上麵的人都下來了,他還去高原上乾什麼?”我聽到這兒有些不解。
“先生,這是我聽李老說的,他說高原上的雪化之後,很大一部分是進入了下麵的山澗溪流,有一些進入到星雲平原,他想在上麵修建一條水渠,直接引到星雲平原。”
我一下就愣了,好家夥,李遠純把未來的事情都考慮在內,真不愧是專家呀。
“明天,我再去一趟星雲平原,找到李老了解一下。”
“先生,你得勸勸他,李老有時忙起來的時候飯就不吃。”
“你放心吧,我有辦法,不會讓他倒下的。”這樣的人才,怎麼可能讓他倒下呢?
……
我再次站到山嶺上,被下麵的一些景象,真的有些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地的,修建水渠的,修路的。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跟上次來見到的那死氣沉沉的情形,完全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我來到一位種田的農民地裡。
“大爺。”
“客官,有事嗎?”老大爺停下來問。
“你這次種植的方式,感覺到好像和原來的不一樣。”
“那是肯定的,你當我每天晚上夜校學識字,讓他們講解新式的農業種植方式,一點沒有學下來嗎。”老大爺自己說著說著,便把自己說笑了。
“大爺,你聽得懂他們講的課程嗎?或者是認識的字嗎?”周星辰在旁邊開著玩笑問。
“你這個小夥子,有這麼說大爺的嗎?我雖然識字不多,但是種農業我可是一把好手,你看原來的間距與窩距我們都不懂,老師在黑板上麵畫的一清二楚,我不就懂了嗎?”
“那你老咋個知道,他們教的都是正確的呢?”周星宇忍不住問了一句,他想知道為什麼這些人會這麼容易接受科學種植。
“你看看你這個孩子。”老人家放下手中的農具,大手一揮。
“你們跟我來,讓你看看。”
我望了望他們兩個,跟著老大爺穿過了幾道田壟,來到了一片玉米種植地。
“你看一下,這就是科學種植的好處,現在的玉米,比我們以前種的玉米,差不多要多三分之一或者是一半。”
我走上前去,用手比了一下,雖然與原來國度還有些差距,但是已經很接近。
老農望著自己家的玉米地,忍不住有些自豪的說。
“就憑這十幾畝玉米地,今年其他的糧食不豐盛,我們一家也不會至於餓死,還是華夏國家好啊。”
“客官,那你知不知道我家現在種了多少畝小麥嗎?”
我站在上麵望了看周圍許多地方,竟然都是年老的人,忍不住有些疑惑。
“大爺,怎麼種地的都是年齡大的,年輕人呢?”
“這個你們就不懂了吧,年輕人現在要修水利,道路,房屋等等,我們年老的沒那個力氣,種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