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下一步我們該如何行動?”
袁紹期待的目光看向司馬懿,顯然想聽取這位紅人謀士的意見。
審配眉頭再次皺起,感受到了危機。
禍水西引之計已經讓司馬懿大出風頭,袁紹對他信任至此。
如果連軍事大事都要聽司馬懿的,他這個魏國丞相還有什麼用?
長此以往,說不定哪一天,司馬懿就會取代他的位置。
沮授眼珠急轉幾圈,搶先開口。
“大王,臣以為接下來有三件事需要做。”
審配急忙搶話。
“三件事?哪三件事?”
袁紹的目光終於被吸引了過來。
審配起身,侃侃而談道:“首先,大王應該立即招募新兵,儘快恢複我們的軍力。”
“第二件事,派遣二公子帶兩萬兵力繼續鎮守黎陽,監視南岸齊軍的動向,防止劉備出奇兵襲擊黎陽。”
“第三件事,大王可以調動從黎陽抽調來的兵力,會合同鄴城及幽州的駐軍,儘快消滅張燕所帶領的黑山軍。”
“黑山軍有十萬之眾,如果我們能讓他們投降,就能像當年曹操收降百萬青州軍一樣,短時間內就能得到數萬精兵。”
“而且,還能徹底解決後方隱患,使大王今後能夠集中全力南下,收複中原諸州。”
“這可是一石二鳥之計啊!”
審配滔滔不絕地提出三條應對之策。
袁紹不住點頭,麵露讚許。
“正南說得有理,既然劉備已經動用全國兵馬攻打秦國,我們也沒必要在黎陽留重兵。”
“張燕那賊子屢次騷擾我們後方,實在煩人。”
“趁這個機會消滅他,既能解除後顧之憂,又能收編數萬黑山軍,確實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正南,你的計策深謀遠慮,很好。”
袁紹顯然決定采納審配的建議,對其讚賞有加。
審配嘴角掠起得意的微笑,斜眼看了一眼司馬懿。
“仲達,正南的計策怎麼樣?”
袁紹還是不忘詢問司馬懿的意見。
司馬懿沉思片刻,拱手道:“審相國的三條計策,自然是深謀遠慮。”
“但臣擔心,黎陽是河北門戶,隻留下兩萬人鎮守會不會太少了?”
這話一出,審配立刻皺起了眉頭。
你這是什麼用意?
懷疑我的計劃,故意對著乾嗎?
“劉備的大軍已經在弘農集結,準備和曹操來一場生死決鬥。”
“黎陽那邊的壓力已經沒了,兩萬兵力足夠了,何必浪費更多的人手呢。”審配沒等袁紹表態,就直接反駁道。
司馬懿卻說:“話雖這麼說,但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認為應該在黎陽多留些兵馬才行。”
審配一臉諷刺,反問道:“仲達,這把禍水引向西邊的主意,可是你獻給大王的。”
“現在計謀已成功,你還非要多派兵去黎陽乾嘛,難道是你對自己想出來的主意都沒信心了嗎?”
司馬懿一時啞口無言。
麵對著審配這幾乎無懈可擊的問題,他不知道該如何回擊。
袁紹想了想,揮揮手說:“既然你的計策已經達到了目的,那麼的確沒有必要再在黎陽多放兵力,白白浪費糧食。”
“就按正南的意見來做吧,隻留下兩萬部隊守城,其他人馬北上調動,去找那個張燕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