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蔣華強條理清晰的一番分析後,劉備頻頻點頭。
“這樣的話,那兩位暫時就讓他們互相鬥爭去吧,咱們不去招惹。”
“下一步咱們的目標應該是江東,消滅孫策,徹底拿下揚州。”
“如果能控製住徐州和揚州兩州,那麼我們就有東南半壁江山作為基礎,才有機會和袁曹爭奪中原霸權。”
說著,蔣華強用手在地圖上指了指南方。
劉備的眼睛隨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向了圖上標記的地方——揚州。
整個揚州實際上分成了兩個部分:北方為淮南、南方是江東。而眼下隻有九江這一個郡在劉備手中,另一個廬江郡仍處於孫策控製之下。這位被稱為小霸王的人正屯兵合肥,時刻準備進攻壽春。
“依我看,文韜提出的策略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孫策野心不小,一直想著向中原擴張,壽春對他來說勢在必得。”
“雙方利益根本衝突,根本不可能共處一室。因此解決孫策,拿下江東既能全據二州又減少了後顧之憂。”
“唯有如此未來才能毫無顧慮地與袁曹展開正麵較量。”
陳登也非常認同蔣華強的想法。
“確實,占領江東十分關鍵。”
不過他也提醒道:“隻是那個小霸王占據五個郡縣實力不弱,還有自己的水軍。想要打敗他可能要比滅掉袁術或者呂布更加艱難些。”
雖然讚同但劉備心中仍對孫策抱有戒心。
“所以在出發之前我們需要整合現有力量,提升整體作戰能力。”
“安撫當地人心同時快速實行爵位製,特彆是在九江實施這項政策尤為重要。”
“這樣能在短期內打造出一支新的強大隊伍。”
到時候帶領這兩州軍隊南下便能夠輕鬆取勝!
關於這一點蔣華強非常重視。因為從曆史上來看,弱勢一方要想翻盤往往靠的就是特殊製度。
秦國當年就是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依靠嚴格的軍事激勵機製逐漸強大直到統一六國。
如今要增強劉備集團的實力同樣需要類似的辦法來激勵士兵們英勇作戰。
“說得好,各位即刻執行任務。”
同時他還決定讓高順從徐州趕過來整頓並訓練投降部隊,爭取三個月之內組建起一支三萬人的新軍!
聽了這話眾人頓時精神大振都表示將全力以赴支持這項計劃。
然而正當大家都在熱情討論之時卻聽到一個不太樂觀的聲音冒出來:
“其實主公還有一點不得不考慮。”
原來負責後勤事務的糜竺提出了糧食問題。
“咱們徐州已經兩次遭到劫掠人口流失嚴重田地荒蕪。即便實行新製度的確能夠練成強軍但卻改變不了人手不足的現實。”
“如果沒有足夠的人丁則無法提供足夠糧草支持這麼多人數擴充需求。”
他皺緊眉頭接著說:“此次出征所需的給養就已經快要把倉庫掏空了。若是繼續增加部隊規模隻怕很難負擔得起。”
對於這一點陳登也是十分讚同。“徐州遭受過重創民眾流離失所;淮南情況也不好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要想恢複到供養六七萬大軍所需資源絕非一日之功。”
聞言劉備不由得憂心忡忡自言自語道:“真是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