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真相令人不得不信
另一方麵,也需要通過這件事鞏固人心。
要知道這些英雄豪傑們跟隨他,不僅因為他的人格魅力和複漢的理想。
理想歸理想,但也要實際的好處。
這些人也希望跟隨他建功立業,換取封賞傳給子孫後代。
現在大家舍命為你打拚出三州土地,你也得給他們個交代。
你現在不過是個安東將軍,底下這些人就算再晉升又能怎麼樣?
頂多也就雜號將軍罷了。
隻有你自己高升了,手下的人才能跟著水漲船高,得到提拔。
劉備當然知道,隻說空話是無法讓這些豪傑心甘情願跟隨的。
要想讓大家心服口服,就得給他們實實在在的好處和地位,讓他們感覺到付出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而且,現在的劉備心裡也有了微妙的想法。
這種想法在他恢複漢室的決心上悄悄地加入了一點野心。
正是因為這種野心和各種利益權衡,他才下定了決心。
深深吸了口氣後。
劉備麵向眾人,嚴肅地說:“既然我已經答應大家,自然不能食言。”
“你們都起來吧,我會實現承諾,進位為公!”
蔣華強笑了。
文臣武將和其他豪傑們都如釋重負。
府內一片歡騰。
劉備答應進位為公,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首要任務是要確定建立什麼樣的公國,稱為什麼公。
雖然劉備是劉氏後代,但他肯定不能稱為漢公。
畢竟大漢還存在,沒有道理再去設立一個漢公國。
袁紹的地盤在冀州,他的都城鄴城在魏郡,所以逼迫皇帝封他為魏公。
而劉備起家的地方在徐州,許多官員都來自徐州。
劉備最精銳的軍隊也都是徐州兵。
而在古代,徐州大多時候屬於齊國,可以說是一片齊地。
因此,蔣華強建議劉備以齊為公國國號,成為齊公。
劉備對蔣華強的建議一向重視,況且這個建議合情合理,文臣武將們也都同意。
於是,劉備決定稱齊公。
幾天後,由蔣華強牽頭署名的勸進表送到了劉備手上。
隨後,劉備寫了一份呈給皇帝的書信,說明自己是被迫順從民心,請求晉升為齊公。
使者拿著劉備的上書和文臣武將的請命書,前往許都交給皇帝。
現在皇帝已經被袁紹控製,這份上書肯定不會得到批準。
大家也知道袁紹不可能答應,但這程序還是要走的。
那一年的冬天。
劉備在襄陽城建立了祭壇,正式宣布進位為齊公,成立齊公國。
接著開始分封文臣武將。
蔣華強自然是功不可沒的頭號功臣。
劉備下令授予蔣華強尚書令、軍師將軍等職位,負責處理齊公國的重要軍政事務。
陳登、糜竺、魯肅、龐統等文官也被分派擔任不同的職位,輔佐蔣華強管理國家大事。
關羽作為僅次於蔣華強的人,在徐州鎮守,被封為征北將軍。
張飛被封為征東將軍。
張遼被封為征西將軍。
張合則被封為征南將軍。
他們四人是劉備最早的隨從,功績最大,所以占據了四征將軍的位置。
之後,根據各自的貢獻,太史慈、呂蒙、朱桓、黃忠、甘寧、紀靈、周泰、蔣欽等人也獲得了相應的晉升。
還有一些將領被任命為中護軍、中壘軍、中監軍等職位,負責統領中軍宿衛。
分封的詔書傳遍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