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良主動請纓:“主上,我曾經擔任過樊城縣令,和文仲業有過一些交情,願意前往。”
劉備欣然應允,便讓馬良立刻動身。
“主上,我還有一事,請主上提前指示。”
“什麼事?”
劉備問。
“新野離樊城很近,袁紹大軍隨時可能趕到。
萬一我們在撤退前就被包圍,該怎麼辦?”
馬良表達了他的擔憂。
劉備剛放鬆的眉毛又皺了起來。
馬良的憂慮也有道理。
樊城的守軍隻有四千多人,而袁紹擁有十三萬之眾,幾乎是三十倍的數量差距,樊城很容易就被圍成鐵桶般固若金湯。
若是救援吧,必須全軍渡江,直接在樊城迎戰袁紹。
但襄陽內部尚未安定,這樣冒險顯然不利。
不救吧,文聘及其手下就可能全部被消滅。
還有許多北岸人士需要通過樊城撤離至襄陽,他們也可能被困住。
見死不救勢必喪失人心。
“文韜,馬良的顧慮很合理。”
劉備看著蔣華強。
蔣華強依舊鎮定,寫了一封信裝入錦囊交給馬良。
“這裡是我為你準備的密計,如果你們還沒離開樊城,袁紹的大軍就已經抵達,就按計行事。”
“這樣做可以贏得更多時間,以便安全撤離。”
馬良接過錦囊有些驚訝。
其他人也是一臉吃驚地看著。
“文韜策劃周詳,季常放心去做就行了。”
劉備充滿信心地說。
馬良這才略感安心,帶著疑惑離去。
“士元,列出名單,安排人手前去接那些江北名人過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蔣華強吩咐龐統。
龐統立即寫下了一份名單,呈給劉備。
“司馬徽,黃承彥,廖立……”
劉備默默地念著這些名字。
大多數名字他早已熟知,這些人大多是遠近聞名的學者。
“諸葛亮?”
當念到這個名字時,劉備忽然停住了。
他對諸葛這個姓氏自然是熟悉的。
但諸葛亮這個名字,對他來說卻異常陌生,仿佛從未聽聞。
“這位諸葛亮,究竟是什麼來曆?”
劉備抬頭,帶著疑惑的目光看向了龐統。
龐統正要開口解釋,突然轉了轉眼珠,笑望著蔣華強:“蔣大人博古通今,想必一定知道諸葛亮是誰吧?”
龐統想抓住這個機會,見識一下蔣華強的淵博知識。
“隻要有鳳雛,必然就會有臥龍。”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
“這位諸葛孔明,自然就是與士元你齊名的那位在隆中隱居,居住於草廬之中的臥龍了。”
蔣華強不慌不忙地揭露了諸葛亮的身份。
龐統的臉色瞬間變了。
他知道蔣華強對臥龍有所了解,但從未聽說過具體的人選。
而“臥龍鳳雛”的稱呼,其實僅限於鹿門書院和水鏡先生等少數人口中相傳。
更不用說“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這句話了。
就連他自己,也是從叔父龐德公那兒得知的,這是水鏡先生在一次茶會中偶爾提起的。
喜歡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