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沮授是河北最聰明的謀士之一,智謀超群。
當年袁紹奪取河北四州、在官渡之戰中擊敗曹操時,都離不開這個人的出謀劃策。”
“至於郭圖,則是在士人中的佼佼者,號稱是袁紹的智囊。”
“文韜,你看我們有沒有可能招降這兩人呢?”
劉備心裡產生了惜才之感,望向了蔣華強。
蔣華強自然明白這兩人的分量。
說起郭圖來,簡直就是個害群之馬。如果要選一位曆史上最會坑自己主公的謀士,肯定非他莫屬了。
當初皇帝回到東邊時,袁紹原本有機會接他到冀州,利用皇權壓製其他勢力。
但是郭圖卻認為皇帝無足輕重,還會成為負擔。
於是袁紹錯過了這次機會,將權力拱手讓給了曹操。
那時曹操隻是擁有兗州一小塊地盤的小諸侯而已,還被呂布打得很慘。
然而曹操迎駕之後,打著正義旗號迅速擴大影響力,在短短幾年裡拿下了多個地區。
可以說,就是因為郭圖的話,袁紹親手為自己培養了一個強有力的敵人。
在後來的官渡之戰期間,曹操作戰得利,火燒烏巢。當時袁紹打算親自前往救援。
但郭圖又提出不救烏巢而是去攻占曹操營地的建議。
結果不僅曹營沒能攻下,連烏巢裡的糧食也被燒毀了。
害怕受到懲罰的郭圖還栽贓給張合等人,稱其有意投降曹操,導致他們最終真投向了曹操陣營。
從那之後,袁紹軍隊便陷入混亂狀態,最終遭到重大損失。
袁紹去世後,兒子們爭奪繼承權的過程中,郭圖甚至鼓動其中一人投降曹操,導致家族覆滅。
這樣一個善於算計彆人卻不忠誠的手下,絕對不能收為己用。
相比之下,沮授為人剛正不阿且頗有才智,確實值得拉攏。
不過曆史記載中這位人物相當固執,很難說服。
當被曹操俘獲之後,沮授堅決不肯投降,最後不幸遇難。
這麼有氣節的人要讓他加入,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想了想,蔣華強微笑著回答道:“沮授確是難得的人才,可惜心誌堅不可摧。”
“至於郭圖這家夥,隻會坑自己的上司,哪怕主動請求歸順也不應接受。”
簡單分析了兩人之後,他又說道,“不過,我們或許可以利用郭圖來幫助招降沮授,也算是廢物利用。”
通過郭圖來說服沮授?
劉備有些疑惑。
在許都皇宮裡。
一隻眼失明的袁紹正在閱讀一封來自劉備的信。
信裡提到了一個交換條件:用沮授的家屬作為籌碼換取郭圖的生命安全!
這表明了幾點。
第一,郭圖和沮授目前還健在。
第二,他們都還沒有表現出對舊主的忠誠;反而,沮授似乎已經投降劉備。
如果不是這種情況,為何要去索取他的家人?顯然這是為了讓沮授安心效力於劉備。
“沮授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我把你視為知己,竟然如此背叛我?”
憤怒不已的袁紹將書信狠狠丟在地上。
聽罷此話,袁譚與辛毗麵露喜悅——這意味著袁尚失去了一個重要盟友田豐已失去戰鬥力,現在再加上沮授變節,河北派的力量又被削弱了很多。
逢紀對此則顯得十分擔憂。
自從袁紹入主河南以來,他就開始大量提拔新的人才。
因此雖然紙麵上看,袁譚這一派占據優勢,可一旦沮授正式離開,情況就更加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