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強繼續說:“雖然有成功的可能,但還需要采取一些策略來促使辛毗倒戈。”
“什麼策略?”
老劉兩眼放光,急切地詢問道。
蔣華強端起茶杯慢悠悠喝了一口,這才將具體方案細細道來。
聽完後,劉備豁然開朗,大聲稱讚道:“好計策,不動聲色就離間了袁紹和辛毗之間的關係,非常高明!”
隨即命令下屬傳喚辛評前來商議此事。
不多時,辛評入帳拜見。
劉備開門見山地講明想要借助他的關係招攬辛毗的想法。
“這......”辛評顯得有些為難,歎了口氣:“主公讓我勸說仲治歸降,我自然會遵命行事,立刻就寫一封信,把道理講清楚,邀請他投誠。”
“隻是聽說他現在是袁紹的得力助手,在魏國的地位遠超從前,隻怕他會為了眼下的權利地位,不願聽從我的勸告啊。”
劉備笑了笑,擺手道:“佐治不用顧慮那麼多,你隻需要寫那封信,文韜自有辦法讓他倒戈。”
辛評一時沒反應過來,帶著疑惑看向蔣華強。
連自己弟弟都說不動了,蔣華強這個外人真能讓辛毗投誠?
辛評內心半信半疑。
但既然劉備有令,他也不得不聽從,當下就在帳內提筆寫了勸降信。
劉備看過後,便把信交給了蔣華強。
蔣華強看了一遍,在信上添了幾筆。
隨後將信封裝好,讓辛評選一名家仆連夜送往官渡見辛毗。
看到蔣華強的舉動,辛評更加困惑了。
這好好一封勸降信,也沒寫什麼不當的話啊?
為什麼蔣華強看了還要在上麵動筆修改呢?
如果有問題,指出來讓他重寫就是了嘛。
就這麼改了直接送出去,真的合適嗎?
“這位蔣大人真是高深莫測,不知道又打什麼主意……”
辛評心裡暗自嘀咕,絞儘腦汁也想不出蔣華強的意圖。
於是隻能按蔣華強說的去做。
當夜,一個辛家的親信便帶著蔣華強改過的書信趕往官渡魏營。
...
官渡前線。
中軍大帳內。
“近一個月來,文子勤已經成功燒毀了二十多萬斛糧食。”
“根據我們的線報,劉賊軍中糧草供應明顯吃緊。”
“依臣之見,若持續下去,不到三個月,劉賊必定因缺糧被迫撤退回許都。”
逢紀拿著手裡的情報,一副邀功的樣子向袁紹彙報。
袁紹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心中的陰霾頓時煙消雲散,好像腿上的傷口也不那麼疼了。
“劉賊啊劉賊,我看你能撐到幾時!”
袁紹嘴角掛著冷笑,用讚許的目光望著逢紀:“元圖,此計確實出奇製勝,乃製敵妙策。”
“孤今日才明白,你的智謀冠群,早該重用於你,或許統一大業早已實現。”
此刻的袁紹心情極佳,對逢紀的評價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樣的認可,令逢紀驚喜不已。
要知道,無論是許攸、郭圖還是曾經一度為主謀的沮授,都不曾受到袁紹這般誇獎。
逢紀預感到,離魏國僅次於袁紹的位置已經不遠了。
審配忠誠卻缺少謀略,田豐還被囚禁在鄴城獄中,如今真正對他構成威脅的也就隻剩辛毗一人了。
隻要扳倒了辛毗,他的地位再無人能動搖!
逢紀心頭閃過這個念頭,眼神迅速流轉。
隨即神色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