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住性命,做一個衣食無憂的富家翁,我已經很滿足了。”
袁熙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簡單來說,他不想冒險,也不想爭權奪利,隻想平安富貴地度過餘生。
至於什麼叛父的罵名,什麼被世人恥笑,還有什麼袁家子弟的尊嚴,都可以暫時拋在腦後。
“友若,公遠!”
“你們願意跟我一起投降劉備嗎?”
袁熙說出自己的打算後,再次看向了那兩個人。
荀諶歎了口氣,無可奈何地說:“二公子如果隻是想保命,投降劉備確實是一個選擇。”
“不過,二公子你隻是和甄氏定了親,還沒有正式結婚,也沒有家屬在鄴城,可以說是毫無牽掛。”
“而我和高將軍的家屬,還有城中這兩萬將士的家屬都在鄴城。”
“如果我們跟著你投降劉備,如果魏王遷怒我們的家屬,我們該怎麼辦?”
荀諶道出了自己的苦衷。
高覽也點頭表示同意,顯然和荀諶的意見一致。
荀諶雖然是汝潁士人,但因為當初幫袁熙鎮守幽州,所以家屬並沒有搬到許都,現在還在鄴城。
高覽更不用說,他是河北人,家屬當然也在鄴城。
他們如果敢投降劉備,很難保證袁紹不會大發雷霆,把他們的全家滅掉。
排除這些顧慮,對於投降劉備,他們倒沒有太多抵觸情緒。
畢竟之前已經有沮授、辛評等人在齊國得到了重用。
如果他們也投降齊國,未必就會比現在過得差。
“兩位的難處我也理解。”
“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如果不投降劉備,就憑這幾個人真的能守住黎陽城嗎?”
袁熙歎息著反問道。
荀諶和高覽神色驟變。
“許都、宛城、官渡……多少堅城,數十萬大軍都守不住。”
“現在劉備帶著二十萬大軍圍攻我們的黎陽城。”
“難道你們真的覺得我們會是個例外嗎?”
袁熙語氣越來越重,再次反問道。
荀諶和高覽低頭沉思,臉色漸漸黯淡下來。
天下這麼多堅城,哪一座不是比黎陽更加堅固,卻都被劉備攻破了。
要麼是因為齊軍的強大攻勢,要麼是因為蔣華強的神機妙算。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座城池能抵擋得住劉備的攻擊。
官渡之戰,袁紹十五萬大軍都沒能守住官渡壁壘!
他們想成為例外,可能性實在太小了。
“黎陽一旦失守,我們要麼戰死,要麼變成俘虜。”
“你們覺得劉備會放過我們嗎?”
“到時候還不是一樣難逃一死。”
“我們死了,還能顧得了鄴城家眷的生死嗎?”
袁熙語重心長地勸說著二人。
荀諶苦笑歎道:“二公子,我當時早就勸你棄城北撤,是你執意要守黎陽,才導致我們落到這般境地。”
他有些埋怨袁熙。
袁熙麵露愧色,歎道:“是我當時一時衝動,聽了高覽的建議,才決定堅守黎陽。”
“但現在情況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責怪我又有什麼用呢。”
“我們現在還是多為自己和家人考慮吧,鄴城的家屬也隻能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