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法正、司馬懿、徐晃、龐德等外姓將領也紛紛勸進。
一時之間,勸進的聲音此起彼伏,在大殿中回蕩。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野心二字在他眼中燃燒起來。
自從晉升為公爵後,他就放棄了當初的初衷,早已拋棄了大漢征西將軍的夢想。
稱帝的野心,在心中瘋狂滋長。
這種野心在袁紹稱帝時達到了頂峰。
原本計劃拿下荊州,占有雍涼益荊並五州之地,這樣雖然實力不如劉備,但也足以與其抗衡。
那時再稱帝便是順理成章。
但現在荊州沒拿下,還損失了幾萬兵馬,隻得到一個貧瘠的並州。
此時的實力與劉備相比差得太遠。
在這種情況下稱帝,豈不是有名無實,自不量力?
因此麵對眾人勸進,曹操猶豫不決。
“劉備自稱正統,在洛陽稱帝,對人心的影響不可小覷。”
“若大王不稱帝,怎能穩住四州英雄豪傑的心,讓他們為你效力?”
“臣懇請大王為大秦江山,為曹家基業,順應天意民心,登基為帝。”
“唯有如此,方能統帥四州豪傑百姓,與劉備爭奪天下,戰鬥到底!”
司馬懿站了出來,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語給曹操鋪好了台階。
群臣紛紛表示讚同。
法正和郭嘉等謀士對司馬懿也刮目相看。
而他這一番話讓曹操陷入了深思。
司馬懿的理由正中要害。
劉備稱帝後,關羽從前將軍升到大將軍,原來齊國諸將也各自晉升。
如果自己不稱帝,大家的官位就會原地踏步。
夏侯惇還是前將軍,徐晃仍是鎮東將軍。
同樣的實力,乾同樣的活,為什麼在秦國的官職就比在漢國低一階?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投靠劉備謀求更高的職位?
“司馬懿確實眼光獨到,一語中的。”
“稱帝對我隻是虛名,無論是否稱帝我還是秦國之主。”
“但對於這些豪傑來說,這是他們升遷的前提條件。”
“看來不管實力如何,拿不拿到荊州,我必須稱帝了…”
曹操思緒快速轉動,迅速權衡利弊。
他眼中不再有猶豫。
深吸一口氣,曹操勉強揮手歎道:“好吧,本王答應你們的請求,順應天意民心,登基為帝吧!”
大殿內,秦國群臣歡呼雀躍,所有人鬆了一口氣。
當年秋末,曹操在長安稱帝,建立秦朝,年號黃初,立長子曹丕為太子。
天下十三州正式進入漢秦並立,東西對峙的局麵。
中原都城洛陽。
在丞相府裡,一場添房宴正熱鬨進行著。
這次蔣華強要納的是河北甄家的女兒甄宓。
說起來,這樁婚事還得追溯到老劉抓了袁尚之後,為了打擊袁氏家族的心氣,在處決袁尚之前,將原本屬於袁尚的佳人賜給了自己最信賴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