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烏巢那重要的糧草庫,袁紹也沒有交給張合、高覽或是韓猛這些將領看管,而是安排了他最放心的淳於瓊守在那裡!
並不是說許攸和淳於瓊有多出眾,隻是他們在顏良、文醜死後,成為了袁紹現在最信任的人!
而剩下的袁營眾人,以沮授、田豐、審配、高覽等人為首的是河北派係。
以郭圖、辛評、荀諶等人為首的是河南派係。
有句話說得好。
屁股決定腦袋。
蛋糕就那麼大,每個人能分到的份額有限。
河北派係在家門口作戰,本來就人多力量大。
因此河南派係肯定會極力阻止袁紹采納河北派係的策略。
不管沮授、田豐他們提什麼建議,郭圖、辛評肯定都會跳出來反對!
這個和對錯沒關係,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而對於河北派係來說,雖然恨死了河南派係這些人,但短期內他們也奈何不了對方。
畢竟,他們的主子袁紹嚴格來說也是個河南人。
要是河北派係對河南派係動手,袁紹肯定不會坐視不管。
如何平衡河北派係和河南派係,把這些人都收歸己用,才是袁紹需要思考的事。
眼下,麵對郭圖、辛評兩個人的抨擊,田豐氣得臉都紅了,站出來反駁說:
“郭圖這家夥簡直就是無知!”
“辛評更是無計可施的小人!”
“誰說過這種損耗就得主公一個人承擔呢?”
“主公是關東聯盟的盟主。”
“可以利用盟主身份召集各路英雄再次集結。”
“這樣一來,損失就能分散開來,就不會這麼讓人害怕了。”
聽田豐這麼一說,袁紹心裡開始動心了。
假如要乾掉董卓軍裡的五萬名精兵,需要關東聯軍出十萬士兵去拚命。
對於關東聯軍而言,虧了嗎?
簡直是血賺啊!
如今董卓雖占據了大片土地,手上兵力強悍,但在人口資源方麵遠不及關東諸侯。
把犧牲的兵數均攤到關東諸侯頭上,還是能接受的。
但如果董卓一下子失去這麼多兵,短期之內肯定無力再戰。
這就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東方六雄對抗秦國那樣。
他們本想通過戰鬥削弱秦國的力量,但最終東方六國非但沒達到目標,反而內鬥不停,削弱秦國的計劃徹底破產了。
如今,董卓就如同鼎盛時期的西秦。
而袁紹、袁術、曹操、陶謙、孔融、張楊這些人,則像是關東各路豪傑。
這兩邊之間的爭鬥,不是一兩天就能決出勝負的。
還沒等郭圖和辛評再說什麼反駁的話,袁紹便拍板說道:
“元皓說得有道理。”
“作為漢室忠臣,本盟主理應為陛下,為朝廷討伐逆賊!”
“但是,關東諸侯之間也有諸多矛盾未解。”
“恐怕還需要先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聯合起來。”
說這話的時候,袁紹臉上毫無尷尬神色。
實際上,關東諸侯間的主要矛盾就是弱肉強食的問題。
袁紹、袁術、曹操、公孫瓚等人想要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實力,自然會想著吞並其他小諸侯的地盤。
如今那些較小的諸侯基本都被消滅,隻剩下北海的孔融和上黨的張揚兩個幸運兒還在喘氣。
而在大的諸侯中,幽州的公孫瓚,徐州的陶謙,冀州的袁紹,豫州的袁術,還有兗州的曹操,可以算是關東聯盟的主要力量了。
不過,陶謙和曹操之間有著血海深仇。
前段時間,公孫瓚和袁紹也是打了個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