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可不是荒蠻之地,而是劉備三兄弟辛苦打下來的立足之所。
但劉備尚未在這塊地方徹底紮穩根基,便匆忙領兵北上,加入袁紹號召的討董大軍。
結果便是——
他的統治在當地顯得極其脆弱不穩定。
有人控製就有反抗。
儘管部分淮南豪族已決定投資劉備,同樣也有一批土著地方勢力對他極為不滿。
見此情景,
這些人紛紛往南方投靠了正帶兵前來的孫策軍隊。孫策來者不拒!
不管是誰來投奔,統統收編下來。
可此時,孫策的名聲在大漢天下早已臭名昭著。
整個朝廷的大族豪門,都將他視作共同敵人。
這樣的一個人,世家怎麼會願意跟他合作呢?
所以,
加入孫策麾下的,
大多都是對劉備心懷不滿的地方豪強、山寨流寇之類的群體。
而淮南地區的這些本地望族。
卻是空前團結地達成了一致意見!
大家齊心協力,決心抵抗到底,絕不讓孫策攻陷壽春城。
當時劉關張三人正帶兵北上,加入諸侯聯軍。留在壽春主持事務的是劉備的同鄉兼主簿——簡雍。
這個簡雍頂多算個搞搞文書處理和外交應酬的人才,
讓他親自統兵作戰?那真難為人了點。
但眼下,劉備身邊除了關羽、張飛這兩個兄弟以外,
也就隻剩這個簡雍還能稍微信得過一些了。
於是,隻能硬著頭皮上。麵對氣勢洶洶殺到城下的孫策大軍,簡雍隻得咬牙帶領幾千留守士兵上前線應戰。
然而結果很慘烈,第一天就被孫策打得潰不成軍!
若不是當地世家緊急出動自家私兵拚命死守,恐怕壽春第一天就會落入敵手。
這次交鋒後,簡雍直接被嚇得魂飛魄散,
但要是丟了壽春,一切都完了。
因此即便內心早已害怕到了極點,
也隻能假裝鎮定自若,期盼著劉備能早點趕回來支援。
孫策正在氣頭上,眼看又被這群世家大族壞了事,心裡實在憋不住了。他乾脆一咬牙,放棄了原本攻打壽春的打算。
淮南這幫世家人全都懵了!
這孫策怎麼一點也不按常理出牌啊?
要是這些世家把兵從壽春撤回去,轉頭去守那些被孫策攻擊的城池。
先彆說能不能守得住。
就算真的守住了,損失也肯定慘重。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擺在麵前:萬一是孫策故意調虎離山,回頭又殺個回馬槍進攻壽春城呢?
靠簡雍帶著那幾千人馬去抵抗孫策?根本打不過啊!
彆說是孫策本人親自出手了,就是他手底下的程普、黃蓋、韓當這幾個將領,隨便一個帶兵的能力都能甩簡雍幾條街。
綜合考慮之後,淮南這些大家族隻能含淚放棄部分利益。
眼睜睜看著孫策率領他的軍隊,在他們地盤上橫衝直撞,破壞產業,搶占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