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曹操與袁紹都在應付一個更猛的人物——蔣華強。”
“將來這三方勢必還會爆發大戰。”
“你們覺得曹操能打贏嗎?”
“一旦將來他敗了,”
“咱們這些曾經投靠他的人能落個好?”
“與其這樣,不如咱們直接投奔蔣華強算了。”
“而且,你們也知道。”
“凡是已經投靠蔣華強的那些勢力,”
“迄今為止,沒聽說有人被清算、被滅掉!”
“如果你們還心存疑慮的話,”
“我們也不妨把自己的女兒送過去和蔣家結親。”
陳登一說完,糜竺和曹豹就愣住了,半天說不出一句話。
就算他們想辯駁兩句,也找不到什麼理由反駁。
畢竟正如陳登說的那樣——
與其冒險投靠曹操,不如一步到位選擇一個更穩妥的人!
既然可以直接保障大家的地位財富,那又何必再兜圈子,白受折騰呢?
議事廳頓時一片沉默。
糜竺、曹豹低頭在腦中快速權衡利弊。
約莫過了一柱香時間,兩人終於沉重地點頭,表示認同陳登的意見。
至於坐在上麵的陶商,他的意見,從一開始就不怎麼重要。
更何況,人家陳登都給了你麵子,問你幾句意見。
實際上,哪怕陶商不點頭,隻要徐州三大家主統一了口徑,這事立馬就能定下來。
當然,投降這事兒,不是誰都有膽量去做的。
陳登、糜竺和曹豹三個人現在都在心裡琢磨,家裡有沒有合適年齡的姑娘,可以送到蔣丞相那邊,表個忠心。
三人談妥投降的大體方向後,心頭的壓力頓時輕了不少。
而出使蔣華強那邊的人選,自然是口才出色的孫乾擔當。
可是,從徐州到長安的路實在太遠了。
就算孫乾騎馬日夜趕路,也不可能很快到達。
還得幾天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曹豹、糜竺、陳登三人得死死守住徐州,擋住曹軍的進攻。
一旦徐州被攻破,一切努力都會泡湯。
——
各支軍隊之間的戰力,差距實在太大。
曹軍的單兵戰鬥力雖說比不上董卓的主力部隊,但跟徐州兵一比,就高了不止一個檔次。
尤其在徐州北部重鎮小沛淪陷後,曹豹、糜竺、陳登隻能退守彭城,集中兵力死守。
轉眼十天過去了。
曹軍從小沛一路推進到彭城,開始圍城進攻。
真正的交鋒就此拉開。
曹軍的總指揮正是曹操本人。
此外,曹仁、曹純、李典、呂虔、李通等將領也都在進攻名單中。
夏侯淵和樂進,則留在剛剛拿下的豫州防守。
雖說在上一次諸侯討伐戰中,曹軍失去了於禁和曹洪兩員大將,但剩下的這些將領陣容,已經足夠讓徐州守軍吃儘苦頭。
為什麼?
因為負責指揮徐州軍隊的人,正是曹豹。
這個曹豹不過是資曆老、位子高罷了,真要拿刀上陣跟曹軍那幾個猛人乾,他是完全扛不住的。
好在陳登和糜竺也在拚儘全力幫他守城,勉強才撐住了曹軍猛烈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