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話,我們殲滅袁譚主力的良機就錯過了。”
“因此在下認為,不如我們偽造一條假消息。”
“趁著袁譚暫時還不知道的情況,讓他們的隊伍繼續保持原定方向,誤以為汝南仍控製在曹軍手中。”
蔣華強聽了,輕輕點了點頭,稱讚道:“孝直所言極是。”
“既然如此,那就由佑維帶一小隊精銳探子,換上曹軍的服裝,主動跑去給袁譚傳達這個‘好消息’。”
張繡欣然接受了任務。
他現在是奮威中郎將,在蔣華強手下的將領之中,算是高層之一。
不過若要和趙雲、張遼等人比,還是差了一些火候。
但這一次之所以能拿下汝南,張繡可立下了大功。
如果他再能把袁譚的七萬兵馬引入埋伏,蔣華強回去之後,恐怕就要升他為重號將軍了!
雖然依舊比不上張遼、趙雲那樣的頭等戰將。
但至少在蔣華強手下眾多武將之中,排名能進前十。
彆小看前十的位置。
要知道現在蔣華強賬下的高級將領裡,擁有重號將軍職位的,總共也就隻有九個人。
其中包括西涼軍的四名老將、華雄、徐榮、呂布、趙雲、張遼等人。
趙雲和張遼是新生代裡的猛將代表。
其餘的,多屬於老牌骨乾。
像徐榮、呂布這些原本就是軍中元老。
華雄和西涼四將則是當初跟著老董起兵的老部下。
也就是說,除去那幾位元老級人物,若這次張繡真能把袁譚帶入死局,他在蔣華強麾下的後起將領中,排名便能穩居第三,僅次於張遼和趙雲。
……
在豫州東北邊境的袁譚軍大營之中。
經過長途跋涉,袁譚終於率七萬人馬渡過了黃河,正式踏入了豫州境內。
不過,這次他們過黃河的時候,剛好碰上夏季水位猛漲,進入了汛期。袁譚折騰了老半天,才帶著這七萬軍隊艱難地過了河。
在他看來,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
可還是損失了將近一千士兵。
袁營的將領們對這個傷亡數字心照不宣,全都閉口不提,免得惹袁譚不高興。
儘管大家都很識趣地避而不談,可偏偏有個叫麯義的刺頭,就是愛挑這個時候開口。
袁譚召集將領議事時,麯義當場冷嘲熱諷道:“袁顯思,你可真是統兵的好人才。”袁譚字顯思)
“軍隊還沒打起來,就先折損一千兄弟。”
“以後主公的大業要是交給你,怕是早晚被你敗個精光?”
這番話一出口,整個議事大帳瞬間陷入死寂。
大家都清楚,麯義這個人向來嘴巴沒個把門的。
彆說你袁譚了,就算袁紹本人在場,他也敢當麵頂撞。
可你罵人也得分個時候吧!
袁譚在軍中有威信嗎?
可能有點,但肯定不多。
他能當上主帥,主要還是因為他是袁紹的大兒子。
畢竟,除了袁紹和他的幾個兒子,其他高層不是河北派就是河南派。
主帥的位子,絕不能落在這兩派人手裡。
隻有袁譚來當這個主帥,才不至於讓兩個派係為了爭權搶利鬨翻天。
可他本就沒什麼威望,大家也隻是給個麵子捧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