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間,袁譚對袁尚、對劉氏的恨,像野火一樣燒了起來,燒得他雙眼通紅。
蔣華強把他的表情全看在眼裡,嘴角微微一揚——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蔣華強趁熱打鐵:“顯思兄弟,你不如先在我這兒住下。”
“河北現在對你來說,不安全。”
“沮授、審配、逢紀這些人,背後全是河北的大族,人多勢眾,說話有分量。”
“你爹都得掂量他們的意見,你更彆指望能壓住他們。”
“不過,他們的好日子快到頭了。”
“你也知道,我跟這些關東士族從來就尿不到一塊兒去。”
“尤其是以沮授、審配為首的河北派,仗著地頭蛇,橫行霸道,簡直可恨!”
“等我發兵收拾了這幫人,再把你風光接回去——到那時候,整個四州,都歸你管。如何?”
“四……四州之主?”
一瞬間,袁譚感覺天上掉下來一塊金疙瘩,不偏不倚砸進他懷裡。
他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四州之主!
這是他做夢都想坐的位置!
要知道,當年袁紹乾掉公孫瓚,拿下幽州後,地盤就包括冀州、青州、並州、幽州——整整四個州。
從那時候起,袁譚和袁尚心裡,誰不想當這個接班人?
可袁譚清楚得很:
河北派的實力,遠超他背後的河南派。
再加上袁尚娘家人撐腰,勢力盤根錯節。
就算他是嫡長子,勝算也不大。
混世道,靠的是靠山和人脈。
要是他娘還在,母族勢力強,自然不怕劉氏母子。
可現在呢?
他孤立無援,哪拚得過整個河北士族捧著的袁尚?
曆史早就證明了一切:
哪怕袁譚替袁紹打下了青州,立過戰功,最後繼承人位置還是被袁尚拿走了。
根本原因,不是袁紹偏心小兒子。
那種“袁紹更喜歡袁尚”的說法,太膚淺了。
真要那麼偏愛,早立嗣了,何必拖到臨死前最後一刻才定下袁尚當“冀州之主”?
注意了,是“冀州之主”,不是“河北之主”。
差一個字,天差地彆。
更耐人尋味的是——
袁紹死前,不但沒削袁譚的兵權,反而給他更多兵馬和自主權。
這分明是怕自己一閉眼,小兒子就對大兒子動手。
所以他拚命給袁譚加籌碼,就是想讓他保住命!
可惜啊……
袁譚從頭到尾都沒讀懂這份父愛,反而後來還跑去投靠曹操,跟敵人聯手。
如今他成了俘虜,但經過蔣華強這一番點撥,他對袁尚、劉氏、沮授、審配這些人,已經恨到了骨子裡。
在他心裡,要不是這群人背後搞小動作,袁紹的基業,本來就是他袁顯思的囊中之物!
蔣華強的一番話,卻讓他心頭一亮。既然自己這邊的河南勢力拚不過河北那幫人,倒不如,乾脆拉上蔣華強這個外來的靠山,讓他站到自己這邊!
喜歡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熟讀三國,我為季漢延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