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跳出來投孫策,不僅自己完蛋,連整個廬江周家都得被其他世家孤立。
下場,估計跟袁術差不多——眾叛親離,活活耗死。
所以一直以來,周瑜都沒給答複。
直到最近。
蔣華強一口氣拿下豫州、兗州、徐州,勢不可擋。
而孫策作為他的“小弟”,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以前那些看不起孫策的世家,現在也不再冷眼相對了。
畢竟老話講得好,誰得勢,誰家狗都跟著飛。
現實擺在眼前:單靠世家自己那點力量,根本擋不住蔣華強。
越來越多的家族開始琢磨著合作保命。
蔣華強這個人,對付敵人狠得不行,可對自己人從不虧待。
比如益州那批人,張鬆、吳懿這些世家代表,主動投降後,雖然不能再當土皇帝,但官照做,錢照拿,一點沒受罪。
反觀豫州和南陽的世家,硬剛到底,結果全給滅了,骨頭渣都不剩。
現在隻剩下荀彧那邊的潁川係,還有荀諶、郭圖那點殘餘人馬,依附曹操和袁紹苟著活命。
可比起當年的風光,如今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了。
彆的世家一看這下場,誰不怕?
有人還想死扛,比如江東四大家族,舍不得手裡那點地盤和權力,乾脆投了劉備。
有人態度模糊,比如荊州那些人,嘴上支持劉表跟董卓合作,實際誰也不靠,隻想自保。
還有人嚇得不行,比如河北那幫世家,嘴上挺袁紹,心裡怕得要死,生怕惹上蔣華強,落個跟豫州、南陽一樣的結局。
更關鍵的是,河北內部已經裂了縫。
田豐和高覽這兩個曾經的大紅人,都投降了蔣華強。
這一開口,整個河北世家的心理防線就開始動搖。
可大多數人還是死死挺袁紹。
為啥?
因為他們心裡清楚,隻有袁紹贏了,新朝建立,才能繼續當“國中之國”的土皇帝。
那才是真正的“世家天下”。
至於廬江周家這種淮南頂級門閥,他們既不想跟蔣華強拚命,也沒打算直接投靠。
畢竟早年他們支持過袁術,跟蔣華強是敵對方,有過節。
現在要是過去,待遇肯定比不上那些早早投誠的徐州、益州世家。
大家都知道,世家之間鬥得你死我活。
蔣華強讓益州的張鬆去徐州當刺史,明擺著就是挑事兒,讓兩派互掐。
他自己在背後控盤,坐收好處。
換句話說,投降過去的世家,再也彆想回到過去那種“我說了算”的日子。
彼此之間爭權奪利,越鬥越慘,而蔣華強穩坐釣魚台。
他根本不是要扶持世家。
他清楚得很——
曆史上那些世家做大,最終把朝廷架空的教訓,還少嗎?
蔣華強心裡頭最想乾的一件事,就是把那些世代當官、占地為王的世家大族徹底掀翻在地,一個不剩。
可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登天還難。
畢竟,王朝換了一茬又一茬,世家卻能活上千年。
再怎麼踩,也踩不死。就像一條斷了腿的老蛇,還能在地上扭來扭去。
要滅掉這種根紮得比樹還深的階層,可比統一天下麻煩多了!
這兩碼事,根本不在一個級彆上。
更何況,有句話講得透:當年殺龍的少年,最後自己也長出了龍鱗。
朝代更替,說白了就是新貴族趕走老貴族。
當年跟著劉邦打天下的那幫人,起初哪個不是泥腿子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