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大巴經過一個小時的搖搖晃晃後,終於進了城裡。
城裡的站點,陸陸續續有人下車。
梁玉秀一行的軍嫂們,都趕著去供銷合作社。
供銷合作社是國家調配製度下的百貨商店,日常的吃穿住行,小到米麵糧油糖,大到電視機洗衣機自行車,全都有賣。
一般人買東西,都在供銷合作社。
管控製物價,價格公道,非常實惠。
就是經常物資緊缺,要是去晚了,會買不到。
所以供銷合作社門前,一直都是大排長龍,要買好東西,必須儘早去。
大夥兒匆匆忙忙的下車。
梁玉秀下車時,看到江念還在車上坐著,忙問道。
“阿念,這一站可以去合作社,你不下車嗎?”
江念搖搖頭,“我不去合作社買東西,想去集市看看。玉秀姐,你們去吧,下車過馬路小心。”
“那好,我們走了。”
說著話,梁玉秀下了車。
江念的隨身空間裡,各種各樣的物資全都有,所以她對供銷合作社沒什麼興趣。
趕集,則是非常有當地特色的活動。
七十年代,個體經營的政策還沒有完全放開,但是已經鬆了一個口子,開始試點了。
再加上西南地區多少數民族,從古時候開始就有趕集的習慣,因此被特許保留了下來。
平日裡是小集,如果碰到初一十五,或者是各種節假日,就是大集。
等大集的日子,住在附近村子裡,山溝溝上的村民,會帶著各家的山貨到集市上售賣。
今天恰好是十五,是月中大集的日子。
不一會兒後。
江念隨著人流到了集市,剛一走近,便是歎為觀止。
她的隨身空間裡,有各種各樣的農作物,水稻小麥高粱,土豆紅薯山藥,還有各種青菜蔬果,種類已經非常全麵了。
但是那些都是常規的農作物,跟這個集市上售賣的根本沒法比。
因為——
是菌子!
全都是野菌子!
有江念認識的,比如:雞樅菌,白蔥菌,烏樅菌,羊肚菌,牛肝菌,竹蓀……
還有更多是江念不認識的。
五花八門,各種各樣,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野生的菌子是大自然的饋贈,並不是人工養殖能培育出來的。
春季雨水多,西南又多山林,是各種菌類生長最茂密的地方。
江念看著各種各樣的菌子,腦海裡已經出現了菌子火鍋鮮美的味道。
她在幾個攤位前,陸陸續續問了一些價格。
日後價值五百一斤的牛肝菌,眼前兩毛錢一堆!
買!
被營銷成營養之王的鬆茸,一個個有手掌那麼大,隻要五毛錢一斤!
買!
營養又美味,一刀切下去會變色的見手青,更是便宜道離譜。
買!買!買!
還有農家土雞蛋,野山栗子,各種各樣的野果子。
江念在集市裡逛了一圈,帶來的菜籃子被塞得滿滿的,雙手全都拎上了東西。
因為實在太多了,她還偷偷的,拿了一些放進了玉墜的隨身空間裡。
滿載而歸這麼多東西,算一算賬,竟然隻花了四塊五毛錢,以及一張糧票做了交換。
想當初原主在國營飯店吃一頓飯,都要吃上五塊錢,真是奢侈。
江念徹底被這個年代的物價震驚了。
她聞著菌子特有的香味,拎著滿滿的竹籃子,準備離開集市,去下一個地方看一看。
正要走。
江念眼尾的餘光,瞧見在集市偏僻的角落上,有個特殊的攤位。
攤位主人是一個木訥的男人,在鬨哄哄的集市裡,男人不叫喊,也不主動攬客。
因為他買的不是一般物品,而是中藥材。
會在集市上買藥材的客人,可遇不可求。
而江念,就是這個客人。
她走到偏僻的攤位前蹲下,仔細觀察放在地上的藥材。
所有的藥材裝在白色粗布口袋裡,一個一個緊挨著擺放,種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