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界,在兩位人族大帝的庇護與治理下,迎來了穩定的三載光陰。
在這片逐漸複蘇的大地上,一位僧人的身影愈發清晰。
他是金禪,但或許也不全然是了。
歲月的磨礪、眾生的苦難,以及自身宏願的踐行,已將他徹底熔鑄成這個時代的一部分——準堤。
那個屬於未來的名號“金蟬”,連同其承載的記憶與顧慮,已在他的心神深處澹去,再無漣漪。
他的足跡遍布人族的聚落,從剛剛結束戰火、百廢待興的邊陲小鎮,到在無書大帝製定的禮法下逐漸恢複秩序的繁華都城,再到君非大帝鐵腕統治下律法森嚴的軍事重鎮。
他講述“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他描繪“西方極樂淨土”,他倡導“慈悲喜舍”……
從田間耕作的農夫到市井經營的商販,從苦讀詩書的士子到軍營中搏殺的兵卒,甚至在一些低階的小神和修煉有成的精怪之中,都開始有人聆聽並信奉他的教誨。
他看著那些原本麻木絕望的眼神重新燃起希望的光。他覺得自己似乎真的觸摸到了某種能夠安頓這個時代的法門。
從人族如同螻蟻般在神戰夾縫中求存的戰亂時代,到如今雙帝並立、已具規模的盛世,他認為自己播撒的教義種子,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深紮根,並開出了雖不絢爛卻堅韌無比的花朵。
站在講經台上,俯瞰著下方眼神虔誠的人群,準堤心中第一次生出一種“圓滿”之感。
他感到自己與這片天地的聯係,從未如此緊密而深刻。
就在準堤為數千信眾講解《善惡因果經》至精妙處時,天地間忽然生出異象!
講述“善因樂果”時,空中似有若有若無的馨香彌漫,令人心曠神怡;
論及“惡因苦果”時,則隱隱有沉重壓抑之感掠過心頭。
他所闡述的因果之理,開始與天地萬物運行的道則產生共鳴。
無數閃爍著澹金色光芒的絲線,以準堤為中心,憑空浮現,向著無儘虛空蔓延。
這些絲線,連接著在場每一個生靈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連接著他們的每一個念頭、每一次行動與其帶來的細微後果。
它們交織成一張龐大無比、涵蓋乾坤的巨網,這便是因果之網!
“原來如此……眾生皆在網中,心念一動,便是撥動因果之弦,可改自身命軌,亦可影響天地微塵。”準堤喃喃自語,臉上浮現出大徹大悟的寧靜笑容。
下一刻,他周身爆發出無量金光,一道由因果法則凝聚而成的光柱,自他天靈衝起,直貫九霄,與天庭之中代表秩序、命運等已有大道的法則光柱交相輝映!
因果大道,於此刹那,由準堤證就!
……
與此同時,那片終年受燭照天光直射、彌漫著先天離火之精的灼熱之地——鳳凰祖山,正經曆著一場翻天覆地的巨變。
鳳兮自當年辭彆帝俊與秦無幽,獨自踏上尋親之路,已不知過去了多少寒暑。
她以幼弱之身,跋涉千山萬水,曆經無數凶險。
她曾因半人半鳳的血統而被凡人視為妖異,驅逐追殺;也曾因人族的外貌和微弱的神性而被鳳凰族的巡邏斥候輕視、欺辱。
她從最底層掙紮求生,磨礪心誌,錘煉著體內那源自母親的高貴血脈與來自父親的堅韌意誌。
她深入鳳凰祖山,強大的純血鳳凰視她為玷汙族群的“雜種”,百般刁難與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