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薑峰以前也是個讀書人,但他並不辱武。
保家衛國,靠的不就是武夫嗎?
在這個世界,武夫的力量遠超於普通人,尤其是超凡武夫,動則便是毀天滅地。
更何況如今的神州大地,九國並立,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國家想要安穩,離不開武夫的力量!
景國抬高文人,打壓武夫,長此以往,隻怕國將不國。
上一世的宋朝不正是如此嗎?
薑峰不知道其他國家是否也是如此,但無論是哪一國,當不至於貶低武夫,轉而抬高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於景國有何好處?
徐長卿沉默了許久,道:“此事,與當年文帝推行的國策有關。”
“當年文帝推崇儒學,提高朝野文人的地位,其一是想減少民間武夫的數量,減少動亂。”
“武夫桀驁不馴,熱血衝動,以武犯禁的案子不在少數,縱有法律製裁,卻依然屢禁不止,長此以往,民生難穩。”
薑峰皺了皺眉。
徐長卿繼續說道:“其二,是為了緩解文臣武將之間的矛盾。曆朝曆代,皆是文人治世,武將守國。文武大臣理念多有不合,朝堂矛盾日益擴大,不利於朝局穩定。”
“然而,由於武夫力量強大,朝堂之上,武將一直處於上風,文臣一方則日漸衰弱。那時候,文臣製定的民生政策,在推行時總是頗受阻力。”
“這不是一個良好的朝堂局麵。”
薑峰點了點頭,對於君王來說,不管是文強武弱,還是文弱武強,都不是一個良性的局麵。
他倒是忽略了,正因為有武夫體係,朝廷才需要考慮,如何在某種程度上遏製武將的權勢。
然而接下來,徐長卿話鋒一轉:“但其實,文帝還隱藏著第三個目的。”
他神色帶著一絲凝重:“當年的文帝,其實想為天下讀書人,找尋一條偉力加身的修行路。”
薑峰心頭驀然一震!
他急忙問道:“老師,難道文人也有修行體係?”
徐長卿感慨道:“其實不僅是景國,縱觀列國的勳貴世家,其實大都是武將出身。”
“蓋因列國動蕩,而武夫又是現世的修行主流。”
“然而,曆史上卻不止武夫這一條修行路,隻是其他的道路,早已泯滅在了時間長河之中,而今僅剩下武夫。”
“史書記載,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儒釋道,兵法墨,陰陽農……各有各的修行,但這些修行路,全都斷了。”
他看向薑峰;“要說你們神通者,當然也是一條道路,但這條路並非人人可以走。世間的天生神通者,又有幾人?故而,在列國看來,神通者並非傳承意義上的修行路。”
“唯有適用於大部分人,且能通過修行不斷增強實力,才算是真正的修行路。”
“古籍有載,曾經的儒家文士,亦有偉力加身,以文亂法!甚至於巔峰儒修,其偉力更是不輸於超凡武夫。”
徐長卿皺緊眉頭:“可詭異的是,不僅是儒修,其他學派的修行法門,也全部消失不見。”
“但隻要曆史存在過,說明路子還是有的,縱是消失,也未嘗不能重現。”
“因此,文帝當年想要探索一條全新的儒修大道,以增強景國底蘊。”
徐長卿感慨道:“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偉大的理想。”
薑峰忍不住問道:“那文帝當年成功了嗎?”
徐長卿瞥了他一眼。
薑峰頓時反應過來。
如果成功了,景國文人豈不早就翻天了?
徐長卿深深歎息一聲:“文帝雖未成功,但也不能說,完全失敗了。”
薑峰剛想繼續深問,卻被徐長卿豎掌截話:“此事關係太大,知道太多,於你沒有任何好處。”
薑峰忍不住好奇,在心神詢問光門。
依舊沒有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