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影響壽命,但總歸是沒那麼自由。
而且,一旦叛國,便要承擔因果。
曆史一再告訴人們,享國運而叛國者,無有善終。
但不入朝,天人之隔,又豈是那麼容易跨越?
再說此時。
蜀國皇宮!
太夷殿。
丹陛之上,蜀國天子麵無表情的端坐於帝位之上,平靜如水的目光隔著冕旒,靜靜地注視著殿上激烈爭吵的文武大臣。
景國陳兵邊境,頗有舉國討伐之勢。
那位八境巔峰的伍子荀,更是揚言要屠儘蜀國七境。
當今蜀國,除了國師諸葛相我,誰能阻攔?
不,或許連國師也未必攔得住來去自如的伍子荀。
而七境武夫麵對八境巔峰的伍子荀,根本沒有絲毫反抗的餘地。
更彆說,景國還有那個無雙國士,一個多月前才戰了蜀國一位超凡武夫。
而今景國傾國來戰,蜀國如何能擋?
是以,文臣紛紛出聲,讚同答應景國的要求,將那個襲殺不良人統領的武夫交給景國。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
蜀國方才派遣使臣,與景國互交國書,修為盟友之國,倘若背信棄義,豈不是要被天下人恥笑?
更何況,麵對景國傾國來伐,蜀國如何應對嗎?
這次可不同於上次,炎國,靖國,暘國,可不會再與蜀國聯手,他們甚至巴不得景蜀兩國能夠打起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景國有擎天支柱的不良帥,有無雙國士的徐長卿,有九境以下最強武夫的伍子荀,蜀國除了國師諸葛相我乃是大宗師修為,其餘人,如何能擋?
因此,文臣對於這一戰,根本沒有任何信心。
當然,也有有人提出建議,可以拒不承認出劍之人乃蜀國超凡,說不定是他國修士,意圖挑起景蜀兩國的爭鬥,從而坐山觀虎鬥呢?
但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因為今日那人施展的劍術,便是出自劍閣。
天下未有習得劍閣秘術,而非出自劍閣之人。
所以文臣最後的結論,還是交出出劍之人,以平息景國之怒。
相反,武將們卻紛紛出聲言戰。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自古未有求來之和,也未有不戰而屈降之大國!
哪怕最後又要和談,也要先打一場再說。
誠然,不良帥,徐長卿,伍子荀,這些景國武夫雖強,但蜀國也不是軟柿子。
有國師諸葛相我,再有其他八境武夫領兵,以軍陣對抗,未必就會戰敗。
然而又有文臣跳出來,言說若是戰敗又該如何?你們覺得自己能打贏嗎?
武臣則反唇相譏,哪怕戰敗,也是站著死,而非跪著生。
自古文臣談和,武臣主戰。
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立場。
有爭議是必然的。
因此,蜀天子坐在龍椅上,靜靜的看著他們爭吵,等到他們吵得差不多了,再淡然開口:“諸卿,可知你們現在所站之地是為何處?”
喜歡人間第一武夫請大家收藏:()人間第一武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