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瑾神態悠閒坐在搖椅上,把顧劍秋的信息簡單說了一遍。
“北地遊俠?那他到底是哪國人?”薑峰疑惑道。
江瑾緩緩說道:“嚴格上來說,他哪國人不算。你知道,北方的寒鐵平原嗎?”
薑峰點頭道:“我曾在江州書院看到神州地理圖,寒鐵平原的位置在西北方,介於武國和楚國之間。”
江瑾又問:“那你知道,它為何叫寒鐵平原嗎?”
薑峰搖了搖頭,地圖上往往隻有標識,沒有過多的介紹。
江瑾解釋道:“《神州地理誌》中便有記載,大概六千年前,如今寒鐵平原所在的位置,本是一處山脈,名為天雪山脈。”
“當年的天雪山脈以北,也即是當今楚國的國境,乃是一個名為雪國的國家,與當時中土最強的夏國交戰。”
“根據曆史記載,在那場戰役之中,光參戰的超凡武夫便有三十七位,九境武夫更有七個,其中三個位列大宗師境,最後雙方大戰,將這座天雪山脈徹底轟塌,數千裡內,皆被夷為平地。”
“曆史上將這場戰爭,命名為寒雪之戰,天雪山脈由此變成了天雪平原,雪國也在這場戰爭不久後亡國,被當時的鐵國皇室所取代。”
“如此又過了五百年,鐵國大軍南下,再次與夏國交戰於天雪平原,這一戰,鐵國亦敗,史書上對這一戰的記載並不多,僅有一句描述:殘刀斷劍埋風雪,千丈幽冰萬鐵寒。”
“據說當年隻要去天雪平原隨意一挖,便能挖出殘破的刀劍出來。於是,許多走投無路的百姓,竟跑到天雪平原挖鐵,久而久之,便乾脆在那裡選擇一個偏遠的地方住下。”
“有意思的是,後來哪怕有多國在天雪平原發生戰爭,也沒有波及到居住在那裡的平民,反而平白為天雪平原添積刀兵,如此一來,便有越來越多的人跑去天雪平原住下。”
“於是,天雪平原便被人改名為寒鐵平原。聽說如今那裡還能挖出幾千年前留下的兵器,隻是一經出世便碎成殘渣。”
“後來,許多戰敗後的亡國百姓,不願被新朝奴役,便跑去寒鐵平原居住,如此過了許多年,寒鐵平原聚集了多個國家的百姓,形成一片混亂的地帶。”
“各國百姓聚集,各地不同的文化,習俗,語言,文字,信仰,飲食等等,產生劇烈的衝突,如此過了許多年,又雜糅成一種相互雖不理解,但又互不乾涉的奇怪現象。”
薑峰點了點頭,也就是所謂的不理解,但尊重。
江瑾這時才回到主題:“顧劍秋便是出身於寒鐵平原,那個地方現在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倒是有傳聞,說他身上有商國皇室的血脈,但未必真實。”
薑峰疑惑道:“商國皇室?”
江洲書院的藏書並不多,曆史方麵的書籍極少,僅有的也大都隻是記載東土境內的曆史,而且關於最久遠的記錄,也就是這兩千年以內的事情。
比如景國之前,還有應國,齊國,盛國,陳國,隋國,平國等等。
光是東土兩千年就輪換了多個王朝,這還不算那些宛如曇花一現的小國,有的小國朝廷存在甚至不到十年光景。
江瑾解釋道:“商國是五千多年前的中土大國。當年夏國亡於商國,商國又亡於周國,周國又一度亡於秦國……”
薑峰驚訝:“周國?秦國?”
江瑾歎息道:“你沒有聽錯,當年的周國一度非常強盛,可惜,四千多年前,周國發生內戰,各地藩王割裂國土,自立為王,一度分裂成為十七個國家,史稱裂周,秦國也便是在這個時期成立。”
“此後,秦國逐漸壯大,吞並了其餘十六國,包括了當時近乎名存實亡的周國,徹底統一了中土疆域。”
“周國皇室僅留一支血脈,帶著忠臣部下,南下逃亡,如此過了數十年後,又於南邊重新起事,擊敗了當時的越,韓,理等幾個小國,重新建立新朝,即是如今的周國,又稱南周新朝。”
“當時中土以秦為強國,南方以周為強國,兩國之間本有舊怨,故而征戰從未停止。直到後來,秦國東南邊緣的武國開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