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王禦馬上前,眸光寧定。
他的身後是長長的儀仗騎兵,高舉金龍禦日東皇旗,彰顯大國威嚴,聲勢浩大非凡。
他的身邊又有大景天將,名揚神州的天才少年陪同,風華絕代,蓋世無雙。
自古以來。
大世之爭,勢弱則敗。
強國之爭,寸步不讓。
秦楚兩國聯手施壓,景國自然不能露怯,氣勢更不能示弱。
豈可畏之?豈能懼之?
是以。
麵對兩國騎兵,相王神態從容,麵不改色。
待到兩國騎兵停下腳步,相王方才朗聲說道:“秦楚使團,遠道而來,李顯代表大景,特表歡迎。”
秦楚兩國的騎兵團,巍然立於官道之上,靜默如山。
直到相王的聲音落下。
方有兩人自隊伍後方,禦馬上前。
左側一人,出自秦國。
其人身穿黑色武服,身材並不高大,卻顯勻稱。
他五官冷峻,眸光深邃,自森嚴沉冷的黑色鐵騎中禦馬而出,堅毅的麵容,自有一種威嚴沉篤的感覺,仿若一位久經沙場,不曾落敗的常勝將軍。
“秦國嬴子霄,見過相王殿下!”
嬴子霄,大秦帝國的皇長子,秦天子冊封為寧王,寓意四海安寧。
要說這位寧王殿下,也確實雄才驚世,冠絕鹹陽。
秦國乃是當世強國,而秦國的強大,也是從內到外的強大。
列國之中,能以皇子之身掌握軍權者,極少。
哪怕是靖國的赫連德光,本是八境武夫,可礙於皇子的身份,非戰之時,也沒有獨掌一軍的權利。
但這位秦國大皇子卻是例外。
秦國有九大強軍,名曰:玄鳳,鎮厄,逆風,凶遊,禦守,刑戈,夜屠,閻羅,幽雀。
每一支軍隊都是經過沙場檢驗出來的天下強軍。
當年秦軍西遷而獨掌西境,這是殺出來的強權!
此後治理西境,方使貧瘠為沃土,使荒山為翠微,使民間無亂象,使鰥寡有所依。
秦人從不抱怨環境,而改變環境。
這位大皇子嬴子霄,卻能得到天子信任,執掌九大強軍之中的禦守軍,以皇子之身,持戈守土,護衛邊疆,威名自是不必多言。
但是!
大秦儲君之位早立,乃是皇後所處的二皇子,其名嬴子明。
秦國向來不講嫡庶之彆,東宮之位,賢者居之。
這位大皇子的才華天賦,早已得到了世人的認可,可他依舊不曾入主東宮。
可以想象,那位大秦帝國的太子爺,又該是何等的驚才絕世!
列國忌憚大秦,即是忌憚秦國的現在,也在忌憚秦國的未來。
相王燦若星眸,聲如清風,蕩儘血腥,將嬴子霄所帶在的殺氣儘數化解,溫和笑道:“寧王殿下的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他將眸光轉向右側。
此人麵如冠玉,劍眉入鬢,鳳眼生威,裡著雪色輕甲,外裹白狐裘衣,胸脯橫闊,似雪峰巍聳,其間威儀自生,湛然若神,似有萬夫難敵之神勇。
相王打量此人時,對方卻沒有在看他,灼亮的眼眸,卻時刻盯著身後的薑峰,眼底閃爍著璀璨的精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