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李奕來到普陀寺,捐了一些錢,暫時住在寺廟中。
普陀寺往西,走個兩百米左右,有一座獨門小院,原本是單氏家族的老宅。
單家曾是大戶人家,但經曆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後,家道中落,家族成員也紛紛搬離,留下這座空蕩蕩的宅子。
冬日大雪紛飛,街道上行人稀少,李奕恰好路過單家的門前,隻見一位少年從院內走出,麵容俊朗,舉止文雅,宛如從畫中走出的人物。
少年見到李奕,主動上前行禮,簡單寒暄幾句後,便熱情地邀請他進屋坐坐。
李奕對這位少年頗有好感,欣然接受了邀請。
進了屋,雖然空間不大,但裝飾得頗為講究。
牆上掛著名家字畫,桌上擺著一本名為【琅嬛瑣記】的古籍,李奕隨手翻閱,發現裡麵的內容新奇有趣,許多是他前所未見的。
李奕以為少年是單家的少爺,便沒細問他的身世。
少年則關切地詢問起李奕的遭遇,然後提議道:“李兄何不設個私塾,教書育人呢?”
李奕心中一動,笑道:“我這漂泊之人,哪有那麼容易找到機會啊。”
少年一聽,眼睛一亮:“如果不嫌棄,我願做你的第一個學生。”
李奕一聽,連忙擺手,微笑道:“太客氣了,咱們以朋友相稱即可。”
“我叫皇甫晨,家中不幸遭遇火災,隻好暫借此地棲身。”少年笑道。
李奕恍然大悟,原來少年並非單家人。
夜幕降臨,兩人聊得投機,笑聲連連,氣氛融洽至極。
皇甫晨挽留李奕,共進晚餐,在餐後更是提議:“今晚月色正好,不如我們秉燭夜談,同榻而眠,如何?”
李奕欣然同意。
第二天清晨,陽光剛透過窗簾的縫隙,小書僮阿明就輕手輕腳地進了屋,生起炭火,讓屋裡漸漸暖和起來。
皇甫晨先一步起床,走進內宅。
此時,李奕還裹著被子,半靠在床頭,手裡拿著一本書,正看得入迷。
阿明走進來,輕聲道:“李先生,太公來了。”
李奕一聽,連忙放下書,匆匆下床,穿鞋迎接。
門被輕輕推開,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緩緩步入,眼神中充滿感激:“李先生,感謝你不嫌棄我家那小子愚鈍,願意教他讀書識字。
他剛起步,還希望你彆因為是朋友,就放鬆要求。”
說完,老人從隨從手中接過一個精美的禮盒,裡麵是一套錦緞衣服、一頂貂皮帽子,還有配套的鞋子和襪子。
李奕連聲道謝。
等李奕梳洗完畢,老人便吩咐上菜開飯。
餐廳裡的布置,簡直可以用“奢華”來形容,桌椅閃亮,餐具精致,連仆人的衣服都閃閃發光,讓人不禁好奇,這些材料究竟出自何處。
席間,老人頻頻舉杯,氣氛溫馨而融洽。
幾輪酒過後,老人起身,微笑著揮了揮手中的拐杖,說是要休息,便離開了。
飯後,皇甫晨遞上了自己的作業,是一遝古文詩詞的筆記。
李奕好奇地問:“怎麼都是古文,不寫點現代文章呢?”
皇甫晨笑得燦爛:“我可不是為了考試,純粹是愛好。”
夜幕降臨,皇甫晨又安排了一場晚宴,笑道:“今晚咱們不醉不歸,但以後可不能這麼放縱了。”
隨後,他悄悄吩咐阿明:“去看看太公睡了沒,如果睡了,就把香奴叫來吧。”
阿明應聲而去,不一會兒,先拿著一個繡著精美圖案的小袋子回來,裡麵裝著一把琵琶。
緊接著,一個身穿紅色連衣裙,妝容精致的女孩,走了進來,正是香奴。
皇甫晨微微一笑,讓香奴彈奏【湘妃曲】。
香奴點點頭,輕撥象牙撥子,琴聲悠揚中帶著一絲哀愁,旋律獨特,讓人耳目一新。
李奕聽得如癡如醉,連酒都忘了喝。
一曲終了,皇甫晨提議,讓香奴用大杯子敬酒。
兩人一直喝到深夜,然後儘興而歸。
接下來的日子,李奕和皇甫晨,每天早起,一起讀書。
皇甫晨天賦異稟,看過的內容,過目不忘,沒過多久,就能寫出讓人拍案叫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