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在昆侖山仙宮中休息了三天,決定先不去封神秘境,而是去蜀山秘境。
這個秘境,是以還珠樓主的所有作品為藍本,由還珠樓主的後人和粉絲,一起創建而成,內容非常豐富。
文學巨匠還珠樓主,是李奕的偶像。他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其生平充滿傳奇色彩與文化底蘊。
他原名李善基,後更名李壽民、李紅,於1902年2月28日,出生於長壽縣的一個書香世家。
他自幼熏染舊學,三歲開蒙,展現出超凡的文學天賦,五歲便能吟詩,七歲作對,九歲便撰寫【“一”字論】五千言,縣衙特贈“神童”之匾。
還珠樓主在少年時期,曾隨父“三上峨眉,四登青城”。
這段經曆,不僅讓他領略了大自然的雄奇險怪,更為日後的文學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他博覽佛道典籍,兼習武術氣功,這些學識與技藝,都深深地融入他的武俠小說中。
然而,他在十二歲時,父親離世,使得家道中落。
他不得不隨母往蘇州投親,讓他體會到人生的無常與艱辛。
在蘇州,還珠樓主與文珠姑娘相戀,然而這段感情,卻未能開花結果。
為了紀念這段初戀,他在創作武俠小說時,取筆名“還珠樓主”。
1932年,還珠樓主的武俠巨著【蜀山劍俠傳】問世,融合神話、誌怪、劍仙、武俠於一體,想象絕倫,氣勢磅礴,被譽為武俠小說史上的經典之作。
此後,他繼續創作了一係列武俠小說,如【青城十九俠】、【雲海爭奇記】【蠻荒俠隱】、【峨眉七矮】等,深受讀者喜愛。
除了文學創作,還珠樓主還涉足戲曲領域。
1950年,他任江南天蟾京劇團總編導,後到京城任戲曲編導工作,為華夏的戲曲藝術做出了貢獻。
然而,1958年,他因患腦溢血,從此臥床不起。在臨終前,他口授完成了長篇小說【杜甫】。
1961年2月21日,這位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的大師,因患食道癌去世,享年59歲。
還珠樓主的一生,曆經曲折跌宕,極富傳奇色彩。
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蘊含著對人生、社會、道德的深刻思考。
他的武俠小說,不僅展現了華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體現了他的文學才華與人生智慧。
才華橫溢的還珠樓主,以非凡的想象力,構築一座令人心馳神往的奇幻殿堂,其影響力跨越時代,至今仍熠熠生輝。
刀光劍影的江湖恩怨,騰雲駕霧、仙魔鬥法的壯麗圖景,每一字,每一句,都蘊含著震撼人心的力量,讓人不禁為之傾倒。
如今,還珠樓主的經典作品,將會在山海界夢境遊戲中重新煥發光彩,激勵著後來者不斷追尋,勇敢地在文字的海洋中揚帆遠航。
………………
蜀山秘境,大沙漠。
戈壁上的風沙,那叫一個凶猛,不是親身體驗過的人,根本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
李奕戴上星君麵具,首先來到大沙漠中,四周全是望不到邊的黃沙,連棵小樹的影子都看不到。
這一天,風沙特彆大,狂風呼嘯,黃沙漫天飛舞,整個大地都被沙塵籠罩,看起來昏暗暗的,讓人心裡發愁。
走在這樣的環境裡,就像掉進黃色的霧海裡,麵對麵都看不清東西。
太陽早就看不見了,天空也變成暗紅色。
有時候風沙稍微小一點,暫停了一會兒,愁雲慘霧之中,好不容易露出一輪淡淡的、灰蒙蒙的太陽影子。
李奕拿著七情劍,在黃沙中漫步,修煉‘麒麟艮山劍’,吸收四周的土元氣,來增強七情劍的威能。
突然之間,狂風又起,太陽又被黃霧吞沒。
這次的風,比剛才的還要猛烈,隻聽見呼呼轟轟的聲音,夾雜著漫天沙塵,就像成千上萬匹馬在奔騰,又像洶湧的狂濤怒浪,鋪天蓋地而來。
中間還有旋風卷起的沙柱,遠遠望去就像一座山峰,在空中急速旋轉著靠近。
在塵霧裡,看不太清楚,隻能隱約看到對麵的暗處,好像有火星在閃爍。
不知情的人,不知道該怎麼辦,正驚慌地看著呢,眼前突然一亮,火星越來越多,那沙柱已像閃電一樣,急速壓了下來。
要是正好撞上,那肯定沒命,就算是被風尾巴掃到一點,也彆想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