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鵬翔驚世
我們的“鵬翔一號”在航展上大放異彩,“鵬翔一號”戰機的橫空出世,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了一場震撼的風暴。
消息最初由國內一家權威科技媒體率先披露,簡短的報道瞬間如病毒般在網絡上擴散開來。各大媒體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鯊魚,紛紛跟進報道,一時間,“鵬翔一號”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
在繁華的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著關於“鵬翔一號”的新聞畫麵,行色匆匆的路人紛紛駐足觀看。一位穿著時尚的年輕人停下腳步,望著屏幕上那造型科幻的戰鬥機,滿臉驚歎:“哇塞,這飛機也太酷了吧!看起來就像來自未來。”
旁邊一位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推了推眼鏡,皺著眉頭說道:“這可不僅僅是外觀酷炫,它背後代表的科技實力不容小覷,很可能會改變全球空中力量的平衡。”
在倫敦,大本鐘下的咖啡館裡,一群退休的軍事專家圍坐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鵬翔一號”。白發蒼蒼的老將軍亨利表情嚴肅地說:“從現有的報道來看,‘鵬翔一號’的氣動布局和隱身設計都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對我們的防空體係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坐在旁他對麵的航空工程師查理點頭附和:“沒錯,而且報道中提到它可能配備了新型的發動機和航電係統,它在速度達到15馬赫、航程50萬公裡和態勢感知能力上都有質的飛躍。”
巴黎的時尚街區,原本專注於時尚潮流的人們也在熱議“鵬翔一號”。一位時尚設計師興奮地說:“這架戰鬥機的線條設計太有靈感了,簡潔而富有力量感,我要把這種設計理念融入到我的下一季服裝係列中。”
而一位路過的記者則笑著回應:“看來‘鵬翔一號’不僅在軍事領域掀起波瀾,還在時尚界引發了創意風暴啊。”
在莫斯科,軍事科學院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將軍們和專家們圍坐在巨大的會議桌前,屏幕上展示著“鵬翔一號”的各種分析資料。資深的軍事專家安東尼可夫斯基站起來,指著屏幕說道:“同誌們,‘鵬翔一號’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空軍發展戰略。我們必須加快新型戰機的研發進度,以應對潛在的威脅。”
東京的街頭巷尾,人們也在談論著“鵬翔一號”。一位島國自衛隊的退役軍官岡本正信憂心忡忡地說:“這對我們的空中防禦壓力太大了,如果不能及時掌握相關技術和情報,我們在地區安全格局中可能會處於劣勢。”
他旁邊的一位軍事愛好者則反駁道:“也許這會促使我們加大對航空科技的投入,推動本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而在國內,“鵬翔一號”的消息更是讓民眾們熱血沸騰。在各大高校的校園裡,學生們聚在一起,熱烈地討論著這架代表著國家科技實力的戰鬥機。航空航天專業的學生們更是激動不已,他們看到了未來投身祖國航空事業的廣闊前景。一位學生興奮地說:“哇,‘鵬翔一號’太牛了!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以後我也要參與到這樣的偉大項目中。”
與此同時,社交媒體上關於“鵬翔一號”的討論熱度持續飆升。各種猜測、分析和讚歎的帖子如潮水般湧現。有人發起了關於“鵬翔一號”性能的討論話題,瞬間吸引了數萬人參與。網友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從發動機推力到武器掛載能力,從隱身性能到信息化作戰水平,討論得熱火朝天。
而最讓外界意想不到的是,“鵬翔一號”成功吸引了軍方的目光。在國內某神秘的軍事基地,一場高層軍事會議正在緊張進行。軍方將領們表情嚴肅地盯著大屏幕,上麵展示著“鵬翔一號”的詳細資料和飛行測試畫麵。空軍司令陳龍翔緩緩說道:“‘鵬翔一號’的出現,為我們的空中作戰力量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們必須加快對它的評估和列裝進程,使其儘快形成戰鬥力,扞衛我們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其他將領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在國外,一些軍事觀察家開始猜測“鵬翔一號”可能對地緣政治產生的影響。他們認為,這款戰鬥機的出現可能會改變某些地區的軍事平衡,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而一些國際組織則呼籲各國保持克製,通過和平對話和合作來共同維護全球的和平與穩定。
“鵬翔一號”戰鬥機就像一顆投入時代洪流的巨石,激起了層層巨浪,引發了全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它不僅代表著航空科技的重大突破,更預示著全球軍事格局和地緣政治可能迎來新的變革。而這架神秘戰鬥機的未來發展,無疑將繼續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
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總裝備部部長王洪聲親自帶隊,一行數人來到了星輝科技的工作室。我作為公司負責人,懷著緊張又激動的心情,在豪華卻不失科技感的辦公室裡接待了他們。王洪聲部長身形挺拔,眼神中透著軍人特有的堅毅與果敢,一坐下便直奔主題,表達了軍方對“鵬翔一號”濃厚的興趣和真誠的合作意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深吸一口氣,說道:“王部長,‘鵬翔一號’總造價22億元左右,如果能夠建設生產線,造價可以縮減20左右。”
王洪聲眼睛一亮,興奮地說:“不貴!不貴,能否對我們原有的戰機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啊?”
我微笑著回應:“當然可以,不過我們必須對原有戰機生產線做一個細致的了解,評估一下是重新建設一條生產線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升級改造哪個更劃算一些。王部長要不您先參觀一下我們‘鵬翔2號’的裝配現場再做定論。”
“哈哈!王總你這麼大方,就不怕我們偷學了你的技術啊?”王洪聲笑著打趣道。
我連忙擺手,真誠地說:“王部長,說哪裡話啊?大家都是為國效力乾嘛還分你我啊?你們學去了我就省心了啊!”
在我的帶領下,王洪聲一行人走進了那個有著巨大穹頂的工作間。我們站在辦公區,隔著大玻璃看向裝配區域,一幅震撼的畫麵映入眾人眼簾。十幾條機械手臂正有條不紊地裝配著一架飛機,動作精準而流暢,還有十幾個機器人在巨大的工作間來回忙碌,整個場景仿佛科幻電影中的未來工廠。
王洪聲一行人看得瞠目結舌,與他同行的一位技術人員忍不住驚歎:“我這是進入了科幻世界裡嗎?整個裝配流程全部是機器人啊?”
此刻,葉遊南正在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上一串串跳動的字符,絲毫沒有察覺到我們的到來。
周彤看見我領著一幫人走進工作間,連忙迎了過來說道:“老板!這幾位是?”我向她介紹道:“周總工,這幾位是總裝備部的專家和王部長,來參觀一下我們工作間。你給大家介紹一下吧!王部長有什麼指示一定要記好照做知道嗎?”
“好的老板!幾位領導請跟我到更衣室,換衣服進入裝配間必須穿著防靜電服,進行紫外線消毒。更衣室裡有儲物櫃,請大家自覺把手機相機放進儲物櫃。進入裝配間不得拍照,大家千萬不要隨便觸摸任何物品。首先,是為了大家的安全考慮,其次是為我們的飛機考慮。請大家務必遵守規則,謝謝!”周彤禮貌而專業地對王洪聲一行人介紹進入裝配間的製度。早有機器人替我們送來幾套印有星輝科技徽標文字的防靜電工作服,我們換好衣服從紫外線消毒通道進入到了裝配間。
一進入裝配間,各種精密的儀器和忙碌的機器人便讓人目不暇接。周彤此刻成了解說員,耐心地一一回答王洪聲和專家們拋出的問題。她熟練地講解著每個裝配環節的技術要點和創新之處,展示出深厚的專業功底。參觀完裝配間裡的一切,王洪聲問道:“你們這麼大裝配間有多少人工作啊?”
“王部長,你是問人還是機器人啊?還是技術人員啊?”周彤詫異的問。
王洪聲連忙解釋道:“都有,都有!包括機器人還有工作人員都算啊!我看你們的機器人比真正的工人動作還嫻熟啊!沒有幾十年的裝配老師傅真達不到這水平啊!”
周彤認真地回答:“我們技術人員有26名,裝配機器人,固定不動和自由行走總共120台。”
這時,一位專家提出疑問:“那你們零部件在哪裡加工啊?怎麼沒有看見你們零部件加工車間啊?”
周彤禮貌地回應:“我們,零部件都是找代工廠加工的,我們給生產廠家技術圖紙、生產工藝,由代工廠加工。關鍵零部件我們自己生產,非常抱歉生產車間不便參觀。”
緊接著,又有一位專家發問:“那你們,生產‘鵬翔一號’用了多長時間?一年還是兩年?”
我看了一眼正在電腦旁忙著修改設計圖的程鵬翔,自豪地說道:“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非常感謝飛行器設計師程鵬翔和我們的技術團隊的努力,我們的‘鵬翔一號’從設計到裝配完成隻用了三個月。”
“你在開玩笑嗎?一架新型戰機從設計到裝配完成三個月啊!我們的一款裝備從完成設計,到確定方案,到立項最快都要半年啊!三個月怎麼可能嗎?”一位四十歲左右戴眼鏡、領導模樣的女人帶著質疑的語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