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安家吃完早餐之後,李安讓李守田拿上三斤泥鰍,眾人再拿上魚網,魚籠和魚簍以及各種捕魚工具,開始朝著小海子走去。
這一次,沒有背著村子裡的任何人,就那樣子,大搖大擺的在村中走過,來到三大爺家門口的時候,李安和李守田兩個人,進去將泥鰍送給三大爺。
“喲,你們這兩個娃子,昨天下午才說要去抓泥鰍,這一大清早的就抓到了這麼多,老頭子我不用那麼多,少拿一點,剩下的都帶回去,給你們自己家人吃吧。”
“三大爺,你就留著慢慢吃吧,我們天還沒亮就去抓的,現在還要繼續去抓呢,家裡有的是。”
“行,你既然這樣子說了,那我也就不跟你們客氣了,我這身體,可沒你們年輕人那麼抗凍。”
“抓完魚回來之後,要是感覺身體老是一哆嗦一哆嗦的,要立馬來我這裡,我給你們開一副藥,替你們驅走風寒。”
“好嘞,謝謝三大爺,那我們先走了,還要趕過去小海子那邊,多捉一點魚回來呢。”
李安跟三大爺打完招呼之後,就帶著林大成和李守田兩個人,前往小海子抓魚。
三大爺看著三個年輕人,不禁發起了感慨。
“年輕的身體就是好,能夠在冰水裡麵,抗凍個一兩個小時,我現在可是老咯,隻剩下了羨慕。”
來到小海這邊上,李安立馬給林大成和李守田兩個人安排了任務。
“大成,你尋找一下小海子中間,有哪塊冰層能夠承受住我們的重量,找好之後,就在那裡鑿出一個冰窟窿出來。”
“你自己要小心一點,彆掉進冰窟窿裡麵去了,我和守田哥兩個人,先在周圍找一些乾草和樹木,將火堆燒起來。”
一大早上,正是最冷的時候,這時候的冰麵,雖然沒有最寒冷時候那麼厚,但是天氣依舊是能感覺到很寒冷。
年輕人的身體再怎麼抗凍,那也是有極限的,必須在岸邊先燒上一個火堆,等到在捕魚的過程當中,凍的受不了了,可以來火堆邊上緩一緩。
附近能當成柴火的東西,早都已經讓村子裡的人弄完,李安隻能帶著李守田,去到更遠的山上麵,將燃燒的柴火砍回來。
三個人分工合作,一個小時之後,火堆已經燒了起來,冰窟窿也已經打了三個。
“大成,你趕緊過來暖和暖和,我和守田哥兩個人,先從邊上下點魚籠,等你緩過勁了之後,我們三個人再來下網。”
交代好大成之後,李安就帶著李守田兩個人,手上提著昨天買來和剛剛做好的魚籠,開始在小海子邊上,鑿起了冰窟窿。
將冰窟窿鑿成魚籠能夠放下去的寬度,將一些昨天做好的魚料,放入到魚籠當中,緊跟著就前往下一處地方鑿冰窟窿。
今天早上帶過來的魚籠,足足有六個,全部都是用柳條編製的,裡麵放上魚料之後,大魚進去了無法出來,倒是一些小魚稍微掙紮一下,可以從籠子的出口僥幸逃脫。
放完六個魚籠之後,李安和李守田也是雙手凍得通紅,如果再不暖和暖和的話,一不小心,兩隻手都要出問題。
這時候的湖泊上麵已經結冰,撒網派不上用處,李安就帶了四張圍網,這些圍網想要抓住湖泊底下的魚,就必須鑿出很多的冰窟窿,將圍網從這個冰窟窿,拉到另一個冰窟窿,形成一道攔網。
等到李安他們兩個人緩過勁的時候,也加入到林大成鑿冰窟窿的行列當中,又是一個多小時過去,四張圍網全部都下到了湖泊底下的水裡。
李安將魚料不斷地朝著一個又一個的冰窟窿撒了下去,他們三個人在冰上麵,都可以聽到冰窟窿底下,魚兒爭搶食物的響聲。
由於是在湖中間,圍網必須要有一頭被拉住,李安將其中的一張圍網,放的距離岸邊一棵樹近一點,將那棵樹當成了一個固定點。
剩下的三張圍網,他們三個人一人抓著圍網的一頭,就在湖中央那裡,靜靜的等待魚兒撞到網上麵。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湖泊中間的水是最深的,魚兒也是最多的,想要抓到更多的魚,就隻能利用這樣的辦法。
李安所買回來的圍網,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三層刺網,他的工作原理就是當魚兒撞上網時,會被內層網纏住,同時外層網會將其包裹形成口袋效果,使得魚兒難以逃脫。
在1975年,這些漁網通常都是由尼龍,或者聚乙烯等合成纖維製成,這些材料輕便耐用且抗腐蝕。
在75年之前,這些三層刺網,都是由麻線或者棉線製作而成,這些材料容易腐爛,耐用性較差。
這些漁網上麵加了浮子,底下又加了沉子,浮子安裝在網的上部,使漁網能夠垂直懸浮在水中,沉子安裝在網的下部,使魚網能夠沉入水中並保持穩定。
三個人在冰麵上,隻等待了一個小時左右,就發現他們手中拽著的漁網,不斷地傳來震動,已經有一點越來越沉的感覺。
“我感覺差不多啦,我們三個人一塊往外拉吧,不管能抓到多少,都先將魚拉起來,要不然我們三個人要凍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到李安的話,林大成和李守田兩個人,趕緊緩慢的拽著手中的圍網,慢慢的從冰窟窿裡麵往外拉。
沒一會時間,一條接一條的魚,就出現在了冰麵上,李安看到魚網上麵,掛著一些細鱗魚,哲羅魚,狗魚和江鱈魚,還有大馬哈魚,大家臉上的笑容,就沒有停下來過。
他非常清楚,這個時候來下網,能夠捉到的魚是最多的,因為這時候的魚,是最饑餓的,稍微下點魚料,就能讓很多饑餓的魚群,撞到圍網上麵。
最主要的是這個時候,在大興安嶺深處的湖泊和江流,隨著底下江水的解凍,很多珍貴的魚類品種,會順著解凍的江水來到小海子。
如果他們不抓的話,這些珍貴的魚就會一路覓食,一直遊到其他的江裡麵去。
三個人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將所有的漁網拉到了冰麵上,這時候,已經來到中午的11點多鐘。
看著滿冰麵的魚類,李安對著林大成和李守田兩個人開口道。
“我帶過來的工具當中有三把小刀,你們趕緊拿過來,趁著這些魚還活蹦亂跳,沒有上凍,將這些值錢的魚,全部進行放血。”
“放完血之後,我們再將這些魚,從魚網上麵摘下來。”
聽到李安的話,他們兩個人趕緊拿過來了小刀,按照李安的吩咐,將那些價格比較高的魚,一一進行放血。
他們兩個人對魚的名字不陌生,但是對於哪些魚,可以賣上高價錢,卻沒有李安清楚。
在1975年大馬哈魚一斤是一塊五毛錢,細鱗魚一斤是一塊二毛錢,哲羅魚一斤是一塊八毛錢,狗魚一斤是一塊錢,江鱈一斤是一塊三毛錢。
剩下的一些雜魚,有很多連一斤一毛錢都沒人要,像那些鯽魚,都是論盆賣的,一盆好幾斤,也就是五六毛錢。
喜歡重生七五之年代紅利請大家收藏:()重生七五之年代紅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