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看著李安塞進他口袋裡的兩盒中華煙,笑眯眯的開口道。
“走吧,領導早已經安排了我,帶著你熟悉一下工作崗位,我先帶你去入職和領取後勤部的工服。”
整整一個上午忙碌下來,在老劉的帶領之下,李安成了一名軍隊事業單位編製的在編職工。
不要小看這一個編製,李安的這一個軍隊事業單位編製,由總後勤部統一管理,工資福利由軍隊財政保障。
雖然不是現役軍人,但享受軍隊服務津貼,保險福利,部分待遇還參照軍人標準。
他的這個工作崗位,可要比國營工廠職工的崗位要好得多。
國營工廠的崗位,是屬於全民所有製企業職工,編製歸地方勞動部門管理,工資由企業自負盈虧。
國營工廠職工,根本就沒有軍隊福利體係,那麼好的個人福利,在乾工作方麵,也不受地方政府的條條框框所束縛。
中午的時候,李安自己自掏腰包,請老劉在外邊的國營飯店,吃了一頓飯。
老劉這個人,自從李安見他的第一麵開始,一直都是笑嗬嗬的,李安問任何問題,他都會一一給出答案,隻不過這個答案,有多少真多少假就不得而知了。
“老劉,你看你年長我20來歲,我這樣子叫你不合適吧,要不我叫你叔?”
“不用,不用,我跟你的級彆是一樣的,我們又在同一個部門上班,你還是叫我老劉吧。”
“那行,那我以後就叫你老劉,我這剛剛來到新單位,有很多事情,還一時之間摸不到頭腦,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免不了要麻煩你。”
“放心吧,李安,上麵的領導,既然安排讓我帶著你,你有任何不懂的或者想問的,都可以問我,我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老劉,你要是這樣子說的話,那我可就要問了,你可彆嫌麻煩。”
“問吧,有什麼問題都問出來,隻要是關於工作方麵的事情,我知道的都會告訴你,這樣子你才能夠儘快的適應目前的工作。”
“老劉,鄭科長給我安排的工作,就是每一個月派給我收購蔬菜,這一方麵的物資,我想問你一下,我們這個部門,有多少人在負責收購蔬菜?”
“目前我們這個部門的采購員,每個人所負責的采購物資都有所不同,負責采購蔬菜的人員就有五個人。”
“老劉,他們這五個人,每個月收購的任務量重不重?都是去哪些地方進行收購?”
“每個月的任務量,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但是任務量確實非常的重。”
“雖然我們與老毛子那邊的對峙慢慢在降溫,但是我們邊境的部隊,依舊還是一兩百萬人在守著。”
“我們整個東北三省,包括內蒙古和新疆,每一個城市和地區,都要儘量保證這一兩百萬軍隊的生活物資。”
“糧食我們東北這邊是產糧大省,肉食有內蒙古和新疆那邊支援,這幾樣缺口並不是很大,目前,整個軍隊缺口最大的就是蔬菜。”
“現在還好一點,我們這幾個省份,多少都能從土地裡麵種一些蔬菜出來,但是一進入到冬天之後,蔬菜就會立馬急劇緊缺。”
“據我所知,那五個負責采購蔬菜的同誌,他們每一天都會下鄉去尋找各個鄉鎮,跟他們簽訂固定的收購合同。”
“他們五個人在這個崗位做的時間久了,打下了一定的基礎,隻需盯著那些跟他們簽訂好采購合同的鄉鎮,基本上就能完成每個月的采購任務。”
“你剛剛來到我們單位,在哈爾濱市周圍的鄉鎮,你基本上不用去跑了,都被他們五個人包的差不多。”
“如果你想像他們那樣子,每個月都能穩定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必須前往更遠的地方,去跟那些鄉鎮簽訂采購合同。”
“哦,對了,他們五個人為了應對在冬天可以完成任務,他們在香坊區幸福鎮光明村,跟當地的政府進行合作。”
“由政府投資建立了百畝蔬菜種植示範園區,開始推廣大棚蔬菜種植技術。”
“這一合作,是由他們五個人,代表軍隊的後勤部,跟當地政府所簽訂的合同,你作為一個新人,這個地方你就沒必要去摻一腳了,這是我對你的忠告。”
聽到老劉的話,李安的腦海裡,閃過一絲上輩子的信息。
那個信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在上輩子的時候,他在收音機裡麵,聽過大棚種植技術,但是後來好像並沒有太好的結局。
關於這件事情,他準備回去之後,好好的在腦子裡回憶一下,說不定從中能夠找到一些關鍵點,徹底打開工作局麵。
“行,老劉,你跟我說的,我都會一一記下,非常感謝你,給我提了個醒。”
“李安,我在這後勤部,工作了將近30年,差不多再乾幾年,我也就該退休了,今後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天下。”
“我最後再給你一個提醒,我們後勤部的其他部門,我並不想多說,但是采購科卻是相互競爭的一個部門。”
“現在還好一點,在前幾年物資匱乏的時候,每一個采購員,為了能夠完成任務,在私底下可沒有那麼好說話。”
“有些事情我隻能點到為止,不能跟你說的太多,要靠你自己去悟。”
“行,老劉,你的提醒我記下來了,回到家裡我會慢慢的去悟,非常感謝你,能夠跟我說這麼多。”
“嗬嗬,我這個人窩囊是窩囊了一點,但我從來對任何一個人都是抱有善意,對於那種蠅營狗苟的事情,我從來不參與。”
“至於我的提醒,我都會對每一個新人說一遍,至於新來的人聽不聽,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聽到老劉的話,李安的心中,基本上對於老劉,就已經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作為一個能在同一個單位,連續工作幾十年,這當中還有那十年動蕩,從來都沒有動搖他的工作崗位,可想而知,老劉這個人是屬於大智若愚。
他屬於一個知足常樂,不爭權奪利的人,同時,對任何一個人,都首先展示出他的善意。
隻有這樣子,才能讓他在一個工作單位,工作了幾十年,從來都沒有出過事,也都沒有得過升遷。
可以想得到,在那動蕩的十年當中,他隻顧做好自己的事情,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儘可能的給予人方便,但又不摻和到其他人的事情當中。
對於這樣明哲保身的人,現在的李安,是非常羨慕的,李安來後勤部工作的唯一目的,也是想要跟老劉一樣,可以躺得平,不參與到那些蠅營狗苟當中。
隻可惜,他一個外來人,憑借著朱政委的關係,動了彆人的蛋糕,他想躺平,肯定會有人,不會讓他稱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