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放了一個假的李安,每天就在後勤部的采購科,跟著老劉科長聊天打屁。
臨近過年的時候,眾人對於自己的工作早都已經提前安排好了,所以上班也沒有那麼多緊張感。
特彆是采購科的其他跟他一樣,負責采購士兵一日三餐的同事,這時候也是無所事事。
第一個原因,是邊境的士兵在逐漸的調走,第二個原因,是農業公司的蔬菜種植基地,可以支援更多的同事。
按照沈陽軍區的命令,東北三省83萬的邊境士兵,會慢慢的撤出來,調往其他地方,最終隻留下30萬左右的兵力。
這極大的緩解了采購人員的壓力,一些糧食和肉類還好一點,蔬菜的運輸,是真的非常不方便。
隻不過自從擁有了李安所發明的抽濕蔬菜之後,麵對蔬菜方麵的缺口,也已經全部被堵上。
老毛子的兵力,不斷的調往中亞地區,他們的軍隊,直接陷入在了阿富汗,相應的,我們的軍隊,也調過去了幾十萬在新疆駐紮。
留在東北三省的30萬邊境軍隊,是為了應對老毛子遠東地區的導彈,以及海上的艦艇。
整個邊境的180多萬軍隊,除了留下30萬在東北三省以外,剩下的150多萬,基本上全部調到了內蒙古和新疆以及西藏邊境。
因為這時候的整個蒙古國,已經被蘇聯高度控製,連他們的領導人,都是由蘇聯培養出來的,蘇聯利用女性,讓他們的領導人結親,從而達到控製的目的。
蒙古國向蘇聯申請了15次要加入蘇聯,都屢次被蘇聯拒絕,最終隻淪為了蘇聯的一隻棋子,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炮灰。
今天的李安,又是晃晃悠悠的來上班,坐在辦公桌前,看著今天的報紙。
隻見一則針對大興安嶺地區的政策,赫然出現在了報紙上。
為了響應全國改革開放,對於大興安嶺地區的邊防證政策,正式取消。
大興安嶺地區的農村戶口,包括林區職工家屬,前往其他城市,隻需辦理暫住證或務工證明,就可坐車前往,取消邊防證的審核。
如需長期外出經商,需得到原單位或者鎮上的允許證明或者批準,跨地區經商,需要提供營業執照的複印件和介紹信,寄回原戶籍單位。
跨地區探親與遊玩,需持有單位或者鎮一級以上開具的介紹信。
看到這裡的李安,眼睛就是一亮,從這一則政策上麵,就可以看得出來,大興安嶺地區的戶籍限製正在慢慢放開。
這同時也預示著大興安嶺的林業資源,即將進入匱乏階段,這是為了安置大量林業工人或者他們的家屬,有針對性的一項政策。
對於這一些政策性的新聞,普通人看不出什麼,隻知道取消了邊防證,以後想要來省城,或者前往其他城市,會方便許多。
但是在體製內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是提前讓一些有本事,膽子夠大的人下海經商,或者是去外麵另謀出路。
李安去年從林場出來的時候,就已經知道林場每年所要完成的任務,都在逐年的減少。
林場的領導們,開始在研究一些林下經營,開始讓林場的有一些工人,以及他們的家屬,鼓勵他們養殖各種大興安嶺特有的動物。
不僅僅養殖動物,還鼓勵他們種植藥材,發展一些大興安嶺當地特有的副業。
這樣子做的目的,其實上非常的明顯,那就是提前安排好一部分人的就業崗位,因為大興安嶺山上的木材越砍越少,已經不再需要那麼多的伐木工人。
作為林業局的領導,總不能把這一些伐木工人,全部讓他們下崗,隻能想一些其他的辦法,能夠讓這一些伐木工人分流,讓他們有一口飯可以吃,有一份工作可以乾。
看到這裡的李安,陷入了沉思,目前,在大興安嶺地區,他最掛念的人,無非是嶽父嶽母一家人。
隻不過老丈人因為是鄂溫克族人,心裡依舊有著死守他們少數民族傳統的這一個想法,想要讓他們離開大興安嶺,離開祖祖輩輩所住過的地方,一時之間很難讓他們接受。
如果能說服他們,讓他們搬到哈爾濱這邊來居住,或者搬去牡丹江市,跟著大舅者一起生活,李安的心中會好受一點。
雖然他們現在的年紀並不是很大,隻有50多歲,如果能夠來到大城市這邊居住,最起碼醫療條件各方麵,都會比較齊全。
腦子裡這樣一個想法閃過之後,李安就不再去往下想了。
因為想再多都沒有用,想要改變一個人心中的信仰,那是比登天都難,隻能每年多給他們寄一些營養品,多讓他們吃點好的。
但是李安心中又有點害怕,因為各項政策的實施,導致現在的鄂溫克族人和鄂倫春族人,上山打獵的機會少之又少。
每一天在定居點,就是三五成群的喝酒,聽大舅子說,自己來哈爾濱的這幾個月,定居點那邊,因為喝酒鬨事,出人命的就有好幾起。
想到這裡,李安的心,又是有點悶悶的。
這些少數民族本來就喜歡喝酒,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處在寒冷的冬天,都要靠酒來頂著。
如今失去了上山打獵的機會,其他事情他們又不願意乾,整天閒在家裡麵,除了喝酒還能乾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