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一輛解放牌卡車,早早的就來到什刹海的公路邊上,等著李安一家人。
一大家子人在王琴的張羅之下,緊趕慢趕在淩晨410坐上了車子,前往勁鬆早市。
對於勁鬆早市的開市時間,李安早都已經打聽清楚了。
一般都是在天不亮的時候就開始,大概是在淩晨的4到5點鐘,攤販們早早擺好攤位,來迎接顧客。
一般會一直擺到中午的12點左右才會閉市,一部分攤主,會在11點後,開始甩賣剩餘的商品。
整個早市全部都是露天經營,而且這些攤販們都沒有固定的攤位,有的直接拉開農用車後擋板當貨攤,有的直接在地上鋪塊布擺貨銷售。
整個早市上的商品,基本上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
有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很多都是菜農在淩晨的時候現摘的。
還有各種賣鍋碗瓢盆,服裝鞋帽,日常用品的小攤販,到處都是。
之所以叫早市,肯定是少不了小吃攤,各種油條,餡餅,炸糕,等等現做的早點,應有儘有。
整條街上,還有很多便民的服務,比如理發店啊,修鞋店啊,花鳥魚蟲攤都有。
最主要的顧客群體,就是一些早起鍛煉,順便買菜,喜歡砍價聊天的老年人,還有精打細算,挑選新鮮食材的家庭主婦。
更有附近的居民,因為這裡的價格實惠,被吸引到了這裡。
你在勁鬆早市上,經常都可以看到買賣雙方,因為幾毛錢,直接上演拉鋸戰,開始討價還價,充滿著人情味。
到了七八點鐘的時候,人流量是最大的,基本上將整條道都給占滿了。
唯一一點讓人又愛又嫌的就是等到閉市之後,整條道上,會留下遍地的垃圾,環境太過的雜亂和惡劣。
除了以上這一些賣日常生活所需品之外,還經常能夠碰到在地上擺攤,售賣清代至民國時期的青花碗,粉彩碟等等。
價格非常的低廉,經常都會有瑕疵或者修補過的痕跡。
這一些攤位上,也會有一部分的銅器,這一些銅器有的是銅壺,銅鎖,銅煙袋等等,有一部分為明代和清代時期的實用器。
同時也會有賣舊家具和木器的攤位,這一些攤位上麵,會擺放著榆木方桌,紅木太師椅等等,價格也非常低,1套桌椅僅僅隻需要十幾塊錢,但是需要自行搬運。
還有一些,不知道這些人從哪裡拆下來的雕花門窗,屏風殘件,這些東西也不知道是偷的,還是拆的自家的老宅。
在這裡你還可以看到鐘表和五金工具,德國或者蘇聯產的懷表,座鐘,零件不全的居多,但是可以拚湊修複。
你沒有聽錯,就是這麼的神奇,可以東拚西湊,拆東牆補西牆,給你補出一個可以看時間的物件。
一些舊的板手,鐵鏈,破鎖頭等等,這裡也會有人拿出來售賣,有一些破鎖頭,還都是上了年頭的,以前那些王府的門環,都被他們拆下來,擺在攤位上售賣。
同時也有賣舊書報的攤位,這些攤位上麵,擺放著民國雜誌,連環畫,線裝書,偶爾還能看到清代的賬本。
讓李安他們一家子人,最感興趣的就是那一些攤位上麵,擺放著各種各樣銅錢的攤位。
這些攤位上麵,擺放著清代的通寶,民國的硬幣,還有各種各樣的袁大頭,甚至你還可以在這些攤位上麵,買到北京的米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