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從8點多進入到農科院,和劉院長還有郝教授他們,一聊就聊到了大中午。
如果不是劉院長的秘書,來通知大家吃飯了,這一場聊天,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李安聊到後麵,都感覺自己快江郎才儘了,腦子裡麵是搜索了一遍又一遍,都快把21世紀的存貨給搜刮完了。
聽到要去吃飯,李安的心中,這才稍微一鬆,如果再下去的話,他可就要忽悠不住了。
吃完中午飯之後,李安立馬提出了告辭,教授們用他們那戀戀不舍的眼神盯著李安,讓李安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劉院長知道不能夠把李安給嚇住了,趕緊給他開了證明,利用農科院的名義,聘請李安為臨時顧問。
這個臨時顧問的名頭,比較適合李安,農科院不用向他支付任何的報酬,李安提出來的所有觀點和建議,都是義務幫忙。
有需要的時候,會讓他過來,平時可以說不會乾涉他任何的人身自由。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李安有好的建議和想法,他想貢獻出來就貢獻出來,不想貢獻出來,也不會擔負任何責任。
拿到證明和介紹信之後,李安立馬離開了農科院,返回了家裡麵。
一直到星期四一大早,李安就急匆匆的前往宣武公園北門舊貨市場,這裡又被北京人稱之為周四市場。
之所以稱之為周四市場,就說明該市場並不是每日都開放,而是每周定期舉辦。
類似於其他老北京的小市,如德勝門小市,天橋小市,形成固定的交易時間傳統。
北京傳統的舊貨市場多由“打鼓兒的”發展而來,他們逐漸形成固定地點和時間集市。
宣武公園北門這裡的舊貨市場,就是繼承了這一模式,到每周四都會成為周邊居民,處理閒置物品和淘舊貨的主要日子。
現今的北京,對街頭市場采取了限製措施,非正規攤販經常都被整頓,但是周四市場,因固定時間開放,反而被獲得默許。
北京人習慣以開設時間命名市場名字,比如北京人口中的鬼市,指的是淩晨開設的舊貨市場,周四市場也是因此得名,並延續了下來。
一大清早,李安就來到了這裡,看著各種各樣的老物件和文物,眼睛都快挪不開了。
雖然這一些東西,占比整個市場售賣的其他物品比例非常小,但數量是真的不少。
民國和晚清的青花瓷,粉彩罐等等,隻需要5到50塊錢。
民國時期的木櫃桌椅價格幾十塊錢到上百塊錢,銅香爐,玉墜等東西,也僅僅隻需要幾十元到數百元。
這裡還有很多品相不錯的清朝瓷器,一個的價錢大概就是100塊錢左右,最高的一個開價要了500塊,最後李安砍價到300塊錢。
在這裡,李安還看到了民國仿清朝的瓷器,或者是晚清民國的普通工藝品,人家都不帶忽悠你的,直接就講明了來曆。
而且價格隻需幾塊錢到幾十塊錢,對於這一些東西,李安倒是沒有拿下,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哪怕再過幾十年也不值錢。
現在這些商販的素質還是比較高的,整個市場上麵,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假貨,它的品相是什麼就是什麼,會明明白白的告訴你。
隻不過在開價這方麵,有的時候會開的虛高一點,但大部分開價都非常的實在,不想再過十幾年,遍地都是假貨,假的都要跟你說成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