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他們退出建築公司兩個月之後,郭市長安排的後手,開始準備手起刀落。
站在郭市長的角度,以及他現在所坐的這個位置,建築公司是由他親自牽頭,建立起來的第一家公司。
他為了這家公司,找到了資金的注入,也因為這家公司的業績,為他賺取了不少的政績。
可是自從李安提出要退股的時候,他的心中早已經怒不可遏,殺心四起。
他作為一市之長,本來的職責,就是為了發展城市的經濟,在這個年代,400萬的投資,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可以說是其他公司或者企業也就算了,但是這一家建築公司,就是屬於他的一畝三分地。
底下的那些人,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而是他們經受不住,白花花的財富誘惑。
李安又是一個精明的人,從來都不願意觸碰與政治相關的任何事情,從他身上擁有那麼多的人脈,都不願意去當官,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對當官是多麼的如避蛇蠍。
李安堅決有退出建築公司,就說明他發現了建築公司,已經出現了問題,為了避免被這些問題沾染上,哪怕後麵有再多的財富等著他,他都想要果斷的退出。
郭市長一邊開會,不斷的確定自己對於這家公司的功勞和政績,另一邊,卻已經派人在暗中調查建築公司,這一年多以來,所出現的所有問題。
這不調查不知道,當調查人員,將所有的調查結果,呈到他麵前的時候,看完調查結果的郭市長,可以說是氣的肝疼。
如日中天的建築公司,從開業那一天開始,一直到一年後,基本上大家都是在努力的將這家公司做大。
一直到一年後,開始有人打上了建築公司的項目,利用自己的關係,在外麵成立了一家建築公司。
將政府的建築公司,所接到的項目,外包給了私人成立的建築公司,利用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財富轉移。
直接就將應該歸屬於財政賺的錢,轉移到了他們個人的口袋裡,這不僅僅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同樣也損害了建築公司股東的利益。
經過暗中的調查走訪以及檢測,外包出去的項目,多多少少都出現了偷工減料這種情況。
如果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僅僅隻是為了多賺幾個錢,郭市長還有可能不會那麼生氣,但是出現偷工減料這種情況,那是不把人命當一回事。
怪不得李安那麼堅決的要退出建築公司,如果這一些偷工減料的工程,在某一天發生了人命官司,那麼,李安的大舅哥,是怎麼樣都甩脫不了關係,還有可能被彆人當成了替罪羊。
隨著有第一個人,打上建築公司的項目,其他人也開始有樣學樣,竟然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就將建築公司所接到的項目,全部外包給外麵的私人建築公司。
李安他們剛剛退出建築公司之前的一個月,這些人竟然將建築公司裡麵的建築隊,也一並給弄到了私人建築公司裡麵去了。
也就是說,建築公司所接到的這個項目,以前是這一幫建築工人在乾,現在也是這一幫建築工人在乾。
但是這當中的利益分配,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前建築公司所賺到的利益,都歸屬於市裡的財政,和李安他們按照股份的比例進行分配。
後麵的這一種操作,直接導致建築公司少賺50以上的利潤,變成了李安和市裡的財政,隻能賺到之前的一半利潤。
剩下的一半利潤,都被私人建築公司給拿走了,不僅僅如此,這一些私人建築公司,為了賺到更多的錢,竟然還偷工減料。
李安他們剛剛退股成功,這一些家夥,就開始迫不及待的變賣建築公司的公家財產。
將之前李安他們投資的400萬,所購買回來的所有設備,全部按照廢品價處理掉,處理的對象,就是底下的那一些私人建築公司。
然後政府建築公司這邊,經過大家的一致同意,又重新拿出了四五百萬,購買了新的設備。
但是這一些購買回來的新設備,由於建築公司的建築隊,已經全部都被弄到了私人建築公司,就隻能放在那裡擺著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