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審批土地非常高效,大樓的設計又非常的簡單,僅僅隻花費了半年的時間,所有的設計圖以及施工圖,就已經全部出來,並且審批完畢。
1993年的3月8號大樓正式動工,在這一天過來奠基的人非常的多,市政府所涉及到的一些部門,基本上都過來參加這一次的奠基。
各種流程過後,禮炮一響,各種挖機,推土機,泥頭車,就開始動了起來。
這時候的鋼筋價格2000塊錢一噸,混凝土300塊1平方,工人的日工資,是15塊錢一天。
整棟大樓的設計是地下四層,地上48層,由於上海的地質複雜,軟土基地比較多,處理起來也花費了不少的時間。
足足花了18個月,才將地下四層以及所有的地基打好,就光這一些,就花出去了8600萬,四個億也僅僅隻剩下了2.9億。
政府部門那邊的水電以及道路,也是在這18個月時間裡麵,一一投資到位。
新的裝飾公司,也在93年的6月份注冊了下來,由劉總經理的弟弟擔任法人代表,他自己擔任新裝飾公司的總經理。
到了1994年的6月份,原來的裝飾公司,才將之前接到的所有政府工程乾完,然後結清了所有的員工工資,以及交清了所有的稅務之後,向工商局提出了注銷。
新接到的一些工程,全部都轉給了新的裝飾公司,隻要這一些工程索要好處的,全部都拒絕承接。
新的裝飾公司,開始聘請了一些高材生,專注於私人家裝的研究和開發以及設計。
李安和烏坤兩個人,在上海和京城兩個地方來回奔走,每年的夏天和寒假,基本上都是在上海這邊度過的。
麵對建造速度如此之慢,李安直接找到了郭市長。
“郭叔,我們國內目前還沒有塔吊,可以建造180米高的樓嗎?”
“像現在的建造速度,再過個三年,這1棟樓也沒辦法建造好。”
聽到李安這樣子說,郭市長也是很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唉,我們國內生產的塔吊,最大載重僅僅隻有12噸,是沈陽建機廠所生產出來的,根本無法滿足180米高樓的需求。”
“如果你要加快工程的進度,唯一的選擇就隻能是進口,但是進口的塔吊,一架就需要200萬美元。”
“關於這件事情,不止隻有你一個人來向我反映,有很多準備在浦東新區建造高樓的負責人,也來向我反映。”
“但是我們國內目前的技術,確實是還沒有達到這一種要求,你們來找我,我也沒辦法給你們解決。”
聽到郭市長的話,李安,這才想起來,這時候的國家,也是剛剛改革開放沒幾年。
根本就不像是後世那樣的基建狂魔,各種基建設備都是世界一流,目前連四流都擠不進去。
目前的彙率,是一美元兌換5塊多的人民幣,200萬美元,這差不多就要1000多萬人民幣。
他谘詢過利安建築設計公司,像他現在所建造的這1棟樓,光塔吊就需要三個,這就需要600萬美元,將近4000萬的人民幣。
一個進口塔吊的使用壽命,大概是15年的時間,最長可以達到20年,李安腦子裡開始轉了起來。
在郭市長這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他直接找到了劉總經理。
“劉總經理,有件事情我想跟你商量一下,我想從國外購買三副高樓的塔吊回來,大概所需的資金是600萬。”
“大樓企業那邊出資200萬,裝飾公司這邊出資400萬,將這三副塔吊買回來之後,用於高樓那邊的建設。”
“有了這一些塔吊的加入,整座大樓大概需要兩年半的時間,就可以建造好,塔吊的使用壽命最少是15年。”
“剩下的12.5年,就直接歸裝飾公司所有,到時候裝飾公司可以將這一些塔吊拿去出租,所得到的錢也歸裝飾公司所有。”
“我谘詢過那一些國外出租塔吊的公司,他們一副塔吊租出去的租金,一個月是10萬到20萬人民幣。”
“裝飾公司投資2000多萬,得到了三副塔吊12.5年的使用權,按照目前整個上海市的發展情況,最少可以賺回來兩倍的錢。”
聽到李安這樣子說,劉總經理開始拿出計算機在那裡計算了起來。
對於能夠建造高樓的塔吊,在這幾年裡,可以說是奇缺無比,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公家單位或者是私人企業,確定了要在上海這邊建造高樓。
他們如果想要使用塔吊的話,就必須從國外進口,審批手續以及購買成本和運輸時間都非常的長。
可以說是裝飾公司擁有了這三副塔吊之後,根本不用擔心租不出去。
三副塔吊一個月可以收入45萬,一年就是500多萬,按照13年來算,這就是6000多萬了。
算完之後,劉總經理直接拍板,決定跟大樓企業那邊,合夥購買這三副塔吊。
聽到劉總經理,同意了他的提議,李安的心中也是很開心的,畢竟裝飾公司這邊,雖然是他的公司,但當中還涉及到了劉總經理每年的股份分紅。
李安不會搞什麼一言堂,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著來辦。
建造1棟大樓的花錢速度,那簡直就是像流水一樣,這個決定一下來又1000多萬沒有了。
喜歡重生七五之年代紅利請大家收藏:()重生七五之年代紅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