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筆穩穩落定,刹那間,九根玉柱宛如被上古神火點燃的通天火炬,陡然爆發出奪目的光芒。那光芒好似九天之上的神輝傾灑而下,裹挾著無上的威嚴與神秘力量,將這片混沌空間映照得亮如白晝,每一處陰暗的角落皆無所遁形。半塊昆侖印仿若受到一股神秘而強大的巨力牽引,如同一顆劃破夜空的流星,疾衝向陣眼之處。甫一靠近陣法,便與陣法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發出的嗡嗡震顫之聲,宛如天地間最為古老的歌謠,悠悠訴說著即將到來的驚天動地的變革。
“先民以禁地為鎖,我便以禁地為橋!”淩風縱聲高呼,聲音猶如洪鐘般響徹在這片混沌空間之中,無畏與豪邁的氣勢儘顯無遺,其中還透著一股敢於挑戰天地規則的磅礴氣魄。話音未落,他便如蒼鷹撲兔一般,毫不猶豫地縱身躍入陣中。此刻,丹田處由生死二氣所形成的半液態旋轉黑洞,仿佛感知到了主人的決然之意,開始瘋狂地吸納四周彌漫的靈氣,璿璣化作更為濃稠的液態黑洞,如同一頭貪婪的巨獸,牽引著兩界磅礴的靈氣融入陣法之中。
淩風瞬間成為了兩界靈氣彙聚的核心,帶動著靈氣依照黑洞的模樣飛速旋轉,與陣法渾然一體,儼然成為了溝通天地靈氣的關鍵樞紐。緊接著,他猛然爆喝一聲:“借四大禁地靈脈為引,聚兩界靈氣為源核,開一線循環之隙,讓兩界靈氣自然互通——此乃……新墟牖!”
轟然巨響,好似天地崩塌一般,石台瞬間崩碎成齏粉,如風中的殘絮般飄散開來。兩界強大的力量在這混沌空間之中極速積聚,然而卻並未向藍星蔓延,而是如氣、如煙、如霧般詭譎地凝聚在一起。淩風眉頭緊緊緊鎖,細密的冷汗不斷滲出,順著臉頰緩緩滑落,一滴一滴地滴入陣法之中。
冥冥之中,有一種神秘的意誌仿佛在告知他,此舉必定能夠成功,他對此深信不疑,並始終堅定不移地踐行著。然而,現實卻如同一盆冷水,無情地澆滅了他心中的希望。無論他如何絞儘腦汁地在腦海中飛速推演每一個細節,卻始終無法達成所願。究竟是何處出現了差錯?他苦苦思索,卻依舊毫無頭緒,仿佛置身於一片茫茫的迷霧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他心急如焚,焦慮的情緒如潮水般幾乎將他徹底淹沒。他深知,此事不僅僅關乎兩界靈力的平衡,更關乎無數生靈的生死存亡!他以陣法為驅動,以丹田處的液態旋轉黑洞為源力,試圖借助旋轉黑洞的形態,去破解那“開牖則凡界滅,閉牖則靈界亡”的死亡定律。可眼下這情形,分明就是在自尋死路,更甚至極有可能牽連兩界一同走向毀滅,引發一場足以讓天地崩碎的恐怖大爆炸!
“怎麼辦?到底該如何是好?哇呀呀……好煩!”兩界靈氣無法順利積聚,此刻正如同洶湧的液雨一般瘋狂湧動,仿佛隨時都會衝破束縛它們的枷鎖,引發一場毀天滅地的大爆炸。淩風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宛如冬日裡的積雪。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淩風手指上的星耀戒突然劇烈震動起來,仿佛有一股強大到近乎狂暴的力量,正試圖破戒而出。淩風強忍著內心的煩躁,迅速將神識探入星耀戒之中,取出了那個正在瘋狂衝撞內壁的神秘物件。
一塊泛著溫潤幽光的青玉殘片,瞬間映入他的眼簾。儘管其邊緣已然崩裂,但上麵所刻的龍紋卻依舊威儀赫赫,絲毫不減當年的氣勢。五爪蜷曲之處,隱隱可見鱗甲流轉著神秘的光芒,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變遷;紋路間隙之中,“受命”二字的殘筆若隱若現,仿佛在低聲傾訴著曾經的輝煌與榮耀,那是一段被曆史深深塵封的過往。
淩風的瞳孔驟然緊縮,心中瞬間掀起了驚濤駭浪。這不正是史料《漢官儀》中所記載的“傳國璽·龍禦天紋殘片”嗎?傳說中,它乃是由秦代丞相李斯以和氏璧精心鐫刻而成,自唐末或後晉)時期失蹤之後,便從此蹤跡全無,成為了曆史長河中的一個不解之謎。他清楚地記得,在覆滅東奴國,與八岐大蛇展開激烈激戰,摧毀靖國神社以及其中的侵略戰犯陰魂之後,才機緣巧合地獲得了這枚被搶掠走的殘片。當時,他攥著碎片,掌心傳來的脈動竟與自己的心跳漸漸同頻,仿佛這殘片已然與他的靈魂產生了一種奇妙而深刻的共鳴,緊接著,一道金色的龍形光芒沒入了他的體內。可此刻,它為何會突然如此躁動不安?又為何會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蘇醒”過來呢?
還未等淩風理清思緒,那傳國璽殘片便如同一頭靈動的遊龍般,自行沒入了正飛向陣眼的半塊昆侖印之中。緊接著,一道金色龍形光芒如同一頭沉睡已久的遠古巨龍,從他的體內呼嘯而出,在空中盤旋飛舞,發出雄渾激昂的龍吟之聲。這龍吟聲仿佛能夠穿透時空的壁壘,震蕩著這片混沌空間的每一寸角落,而後精準無誤地沒入了昆侖印以及傳國璽殘片之中。
刹那間,耀眼的金芒如同一顆突然爆發的太陽,綻放出刺目的光輝,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向整個空間瘋狂蔓延開來,那光芒強烈得幾乎要將世間萬物都融化殆儘。與此同時,從四e八方飛來無數細小之物,它們仿佛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強烈召喚,如百川歸海一般,飛速地朝著陣眼之處彙聚而去。
不知究竟過了一刻鐘,還是一個時辰,那耀眼的光芒終於漸漸褪去,四麵八方飛來的細小之物也消失得無影無蹤。淩風這才得以看清陣眼內的物件:原本的半塊昆侖印和傳國璽殘片已然蹤跡全無,取而代之的是一方拳頭大小的金色玉質龍雕台印。
他凝神細看,隻見印麵之上以小篆精心鐫刻著“受命通樞”四字,筆鋒剛勁有力,每一筆都仿佛蘊含著神秘的力量,龍紋在字跡之間隱隱浮現;印側環繞刻著“和氏餘脈,昆侖為基,龍氣貫之,受命永續”十六字,字體古樸厚重,仿佛承載著千古以來的使命與傳承。
此印一出,原本積聚在空間內的兩界靈氣,仿佛終於尋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瞬間如脫韁的野馬般瘋狂肆虐開來,似乎要將這空間破碎重塑,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那疑似混沌之氣的力量,瞬間化作兩道氣流:一道向上湧入雲層,所過之處,雲層如被利刃切割一般,劇烈地翻滾顫抖,仿佛整個天空都為之戰栗;另一道向下沉入地脈,地脈瞬間劇烈震顫,仿佛一位沉睡已久的巨人被突然喚醒,大地瞬間煥發出勃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