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潘家園出來,陳平波就跟幾個老外分道揚鑣,從老外租車座駕上把打包的盒飯拿下來,晃晃悠悠的找公交車站準備下班回家
回來的時候17點多點,老媽劉玉玲居然已經下班了,正在準備做飯,看來快退休了對上班也無所謂了
“平波回來了,畢業分哪了”說話的是住他家對麵的趙磊
趙磊比陳平波大6歲,在院子裡跟陳平波大哥玩在一起,趙磊屬於性格豪爽型,酷愛幫院子裡的同齡人打抱不平
趙磊雖然比陳平舒小一歲,但是屬於院子裡的孩子王,隻是時間磨平的棱角,曾經的大俠夢也隨風飄零遠去
“分工商局,磊哥今天怎麼下班這麼早啊”跟趙磊打了個招呼
“彆提了,我廠裡從上個星期就沒什麼活乾,一整天基本都是閒著,倉庫壓一堆貨,廠裡也怕做的越多虧的越多”
趙磊對於工廠的現狀頗為歎氣,對於向政府求救,很多人都已經沒了這種奢望
現在有太多的企業要救了,政府根本救不過來,也沒那麼多的錢
現在還有點機會,等到後邊的分稅製改革,地方政府更沒錢救
你要說國企產品差那也不儘然,像陳平波他家的風扇,用了幾十年都沒壞,用料是真敢給
主要還是轉變問題,以前都是國家統一下達任務指標,企業直接負責生產就完了
人家乾了幾十年的製度,一夕之間把企業一下扔到市場經濟,哪裡轉的過來,越是年紀大,越難接受學習新事物
哪怕後世市場經濟中,百度在互聯網過度到移動互聯網也是節節敗退,任何商業模式的轉變都有一批企業要倒下
“那磊哥你有打算沒?”現在國企的招式就是先慢慢停工,然後少發工資或乾脆停工資,最後分流,或者實在沒法分流就安排下崗
“哪還有什麼打算,有能耐的都準備調離了,像我們這些還能怎麼辦,隻能死守”
趙磊說的沒錯,但凡有點能耐的,都是提前跳船換單位,剩下的都是沒辦法隻能死守的
“磊哥就沒想過停薪留職,下海試試?”
今年是大規模下海經商的第一年,尤其是底層公務員,對下海更有幻想
因為底層公務員賺的真的少,也就勉強糊口,當然了這是對比城市裡各個單位,現在這時候還勉強算賣方市場,各行業都是一片藍海
當然了對於在單位賺的多的,都不大願意出去拚,想想各個國企的困境就能看出來,但凡他們願意拚搏也不至於紛紛落到快倒閉的下場
“平波你太高看我了,我不像你是大學生畢業,也不像後院李達生那樣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出去闖
現在家裡邊就我和你嫂子能賺點,我家老爺子要顧全一大家子,不能光補貼我一個,我就算有心也不敢出去賭”
趙磊一邊說一邊看向他的兩個兒子趙宇寒、趙宇春,陳平波順著趙磊的目光看他的趙宇寒和趙宇春
換陳平波不是穿越者麵對這種情況,估計也是和趙磊的選擇差不多,畢竟一家子要養,真的經不起折騰
“我是說你可以跟李達生拿貨,自己先在外邊擺個小攤子慢慢熟悉,哪怕後邊廠裡不行了,也有一份收入,不至於隻能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