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金九銀十,金色的九月不光有陳平波兒子的滿月酒,還有去年的燕京商品房。
去年燕京成立燕京房地產公司,在四五月份交付了一點,直到如今九月才是燕京房地產市場的爆發期。
燕京市委市政府也是笑的合不攏嘴,大幅的收入進賬,那代表著能做更多的事情,很多市政工程改造計劃等等都能排開。
有工開就能解決勞動力失業的問題,經濟麵向好那就是政績!
由於燕京的帶頭大哥作用,還沒等上邊部署,自己就搞起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弄得中央都派人到燕京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這邊學習,記錄前期的問題和重點。
上次餃子醬油事件鬨的滿國風雨,監察這一塊確實是給人大了,紀委書記也這時候準備提了一級,明年草案通過之後將正式的試點。
不過人大那邊是完事了,但是公檢法這三家的處理意見卻還在摸索當中,甚至主任還給他送來一份意見稿讓他看著。
陳平波感覺自己越來越像參謀了,自己本職工作綜合規劃試點倒是被放在一邊。
不過產業結構問題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調整好,尤其是北方的重工業問題,陳平波想過趁著現在都還是國企,把一部分的重工業遷移到需要重工的南方。
同樣把一部分的輕工業轉移到北方,過度的集中不是什麼好事,汙染、物流等等都是問題。
不過這是一項長期工程,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轉變的事情,另一個就是人員流動性問題。
人員不流動,那階級就會固化,一個地方長期都是如此那就是一潭死水。
不過這種事情不是他一兩個建議就能解決得掉,是一個長期的係統工程,另外大學擴招的事情,現在也開始在做了。
有點像陳平波往湖麵丟石頭帶來的漣漪效應,這個事情還是中央自己提出來的,不是底下的邊的提案。
應該是智囊團的提議,他們似乎感受到底下提案的天馬行空,而他們有些不稱職。
不過現在並沒像前世那麼一股腦的直接上放開,而是緩慢開放擴大名額,加大自費生的比例。
但是同樣的包分配也開始逐漸取消,仿佛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降生都是固定的。
這就是腰包裡有錢的效果,有錢了什麼都敢上,哪怕出一些差錯也沒什麼關係,損失的錢自己能承受。
有時候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陳平波還在弄產業規劃的時候,主任的秘書李添又喊他了。
真破事都找上他了,除了公檢法還能有什麼事,而且這破玩意跟他綜合規劃試點司有屁關係。
不過政策法規司那邊也是無能,你們他們連瞎搗亂都不會,連本職業務都那麼拉誇,活該你們整天被其他部門懟。
陳平波剛下辦公樓想開車過去,結果那邊直接派車過來,還是李添直接過來接他。
陳平波有些納悶,至於這麼大陣仗嗎?他又不是沒去過院子,前幾次去主任那裡,都是他自己開車過去。
還沒等陳平波過去,李添就開始催促陳平波。
“趕快上車,彆讓領導久等了。”
李添這話信息量很大,彆讓領導久等了,而不是彆讓主任久等了,看來是還有其他領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