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挺喜歡的,年輕才有活力有朝氣,不會跟老油條一樣乾什麼都慢吞吞的。
你看我們這個小年輕班子的服務大廳就搞的不錯嘛,不怕自誇的說,我們東陵的老百姓都是豎起大拇指的。”
張寧作為一個記者怎麼會犯低級錯誤呢,他們的小團隊,各自分工收集陳平波的講話記錄,分析性格特征才決定開場方式。
“確實我們前天就采訪了服務大廳那邊,真是服務便民的一大創舉啊。
我們整個采訪小組的人都對這個設計讚歎不已,陳書記的想法簡直天馬行空,多少人都因此受惠,利國利民的壯舉。
陳書記你當初是怎麼想到成立一個這樣的縣部門?”
但凡去跑過部門辦事的都知道,一個程序卡你幾個月那是小意思,關鍵是讓你來來回回的跑,能讓你的耐心崩潰。
論折騰人,這群單位辦事的人那是無師自通,張寧非常了解其中的門道,所以對於服務大廳他是真的太讚歎了。
“還能是什麼,窮唄!”
陳平波還真就沒說假話,他一開始是隻想搞錢。
但是他發現,這樣做是飲鴆止渴,無論多少錢都是一個消耗品,更何況他下來隻搞一個縣的成績,還不如回部委出謀劃策呢!
他要做就要做出一個標杆來,讓全國其他的縣也給掰過來,改變其他地方老百姓對麵貌。
最快的東西是什麼?取消公糧的征收,或減少征收比例!
但是他又沒辦法給全國其他縣賺錢,怎麼辦呢?那就想辦法節流,減少財政開支,服務大廳就這麼被陳平波提前拉出,登上曆史的舞台。
“你是不知道我們東陵老百姓對收入,我拿到的數據,全縣絕大部分人一年連兩百塊錢都不到。
很多家庭,全家一年的收入還不到500塊錢,而我在燕京當總經理的時候,我們廠的職工一個月工資都不止500塊錢。
我又一時找不到辦法把他們的收入漲起來,那隻能想辦法把他們的支出降下去了。
減少縣裡人員的開支,就可以減少征收公糧的比例,那不就是給農民增收嘛”
張寧聽著陳平波的說法有些感慨,這種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居然隻是當事人給農民增收的連帶物。
“沒想到是這樣,陳書記你這增收的辦法,卻是把全國拉入了新篇章,要是全國推廣那造福多少人啊!”
“不能這樣說,事業是大家乾出來的,就算是在東陵縣,沒有其他人的使勁,我一個人就算再大本事也用不出來多少。
像我們現在看的東陵牌耕田機,就是我們縣政府一直在忙活,我隻不過是在動動嘴。
縣長你給張記者介紹介紹。”
不能由陳平波一直講,也要把鏡頭給一下另外兩人,不然叫他們過來乾什麼。
最重要是縣長朱培培是一位女同誌,她去介紹產品打廣告,不會引起觀眾的反感,反而更容易記住產品,有優勢的人乾嘛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