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還是不大信東陵縣一幫官員的話,現在各地方都是報喜不報憂,生怕出差錯。
加上現在很多的記者,喜歡學習西方的什麼自由精神,那都是神神秘秘的去地方采訪,就想搞出來一個大新聞。
隻要出一個大新聞,那就在記者圈出名了。
之前吃餃子醬油事件,陳平波的姐姐陳曉曉算是徹底在圈子內出名了。
很多人都開始追尋陳曉曉的足跡,都想著弄個大新聞,自己一戰成名!
“於主任,那我可當真了,我們自由選擇醫院的醫生護士采訪了?”
此次改製一線的人是獲利的,夏平順和於延景真不怕記者自由采訪。
“記者同誌,你放心自己找吧,我們對自己的改製很有自信。
我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黨和組織的信任。”
現在能正色講自己對得起自己良心和黨組織的人,可是沒有多少的。
不僅僅是記者,連市委副秘書長王駿都側目看向夏平順和於延景。
張記者沒有回話,而是帶著攝影師幾人去尋找醫生護士訪問。
現在彆說政府官員了,他們記者圈裡有幾個人敢說這話?一半以上的記者,都是收人家紅包去報道事情的。
見市委和縣委的官員真的,都沒有跟過來,直接就放任了他們去采訪。
“你好,我們是省電視台的,能采訪一下你嗎?”
走著走著,就直接逮住一個醫生想采訪。
“這個要等一下,我先忙完手中的活才能接受采訪,你能等等嗎?”
“我們能跟著一起去拍嗎?”
“可以啊,你們不會是來拍我們醫院的改製吧。”
王醫生隨口跟記者說道。
“你猜的真準,你貴姓啊”
“我姓王,你們叫我王醫生就好。
這不是我猜的準,我們東陵縣人民醫院,也不是什麼大醫院,也沒有什麼尖端技術。
除了現在縣委搞改製,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能吸引你們記者來采訪的東西。”
確實是如此,他們記者走南闖北,現在大城市的好醫院都開始更換國外的先進設備。
東陵縣現在設備老舊就先不多說了,醫院的樓房也是破舊不堪,也沒什麼醫生護士出什麼先進事跡,那就很容易猜了。
“王醫生猜的很準,那你對縣裡邊改製是什麼想法?”
張記者還是犯了老毛病,想引導話題指向不同的地方和想法。
可惜他們能如願了,王醫生對改製很讚成,舉雙手投票支持。
“很好啊,對我們一線的人員就是天大的利好。
以前我有時候工作要14個小時,一天都不能喘口氣。
現在改製之後,一線的人員多了,排班也更合理了,我們一線的人員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有時間陪家人。
而且醫院的虧損還變小了,按照改革小組的預估,改製之後我們能達到盈虧平衡,不用政府那邊給我們輸血了。
不過也會有一些醫生和護士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