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改市的事跟市長莊安關係不大,但是市委書記梁河可是來了一年多。
地改市也是在梁河的手上開始的,現在成這樣子,他根本逃不過去,直到現在都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後續一年再搞不定,那這個市委書記也懸了。
省委常務組織部長親自過來表達省委的不滿,市委書記梁河是惶恐的。
不過市長莊安卻是在竊喜,梁河一走他說不準就有機會當一把手了。
市委書記梁河連忙跟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張鵬表達自己立場。
“部長,地改市的責任我這個一把手要負有領導責任,當初對地改市的規劃過於片麵。
當時市長楊遠念同誌是長期待著鶴洲的老同誌,當時認為是沒有什麼問題,我相信老同誌對於地方的了解。
結果出現當地同誌和群眾都不滿的對抗出現,但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導致現在進退維穀,一時之間對此沒有辦法推進。”
作為一個老同誌,最大的本事首先就是甩鍋,反正楊遠念現在已經被扔去養老了。
現在他也沒辦法跟省委喊冤,鍋就甩給他吧。
當時差點釀成群眾衝突事件,當時就在地方上的常務副市長汪平直接就傻眼了,什麼都不做隻知道躲在賓館裡邊,跟市委這邊要指令。
楊遠念接到電話就直接趕過去,把跟著起哄不作為的當地領導直接停職,又去哄當地群眾,把帶頭挑事的人直接就逮捕了,算是平息了事件。
當時市委書記梁河到鶴洲市確實沒多久,隻能聽從於在鶴洲待久的老同誌。
對於鶴洲的具體情形沒什麼了解,他也提不出來什麼意見,聽從於各方意見,結果就是大窟窿。
要不是省委知道他剛過去,他哪裡還有機會坐在鶴洲市委書記的位置上。
現在張部長的話,是屬於通牒了,你要還是辦不好就不要辦了,換一個有能力的人來辦。
這也是市委書記梁河寄望於陳平波搞東陵縣鄉鎮合並找借鑒的原因。
“部長,您放心我們市政府一定高度配合陳平波同誌,爭取把鶴洲市其他的地方都帶起來。
把鶴洲發展成西麵重鎮,輻射周邊地區,不負省委的期望。”
市長莊安倒不是給市委書記梁河解圍,而是自己一句話不說看著一把手尷尬,他更丟人,兩人都是代表鶴洲市的臉麵。
另一個圍觀在那,更顯得他的小人姿態,給上級領導的印象太差了。
“陳平波,市長和書記都表態了,你這個當事人是不是該出來表態了。”
張部長換了一副笑臉跟陳平波說道,一改之前的嚴肅架勢。
陳平波也挺無語的,你們三個都他娘的給我做主完了,還踏馬要我說什麼?
“部長,我隻能說儘力吧,我要是打什麼包票估計你們也不信,連我自己都不信。
很多時候運氣成分也很重要,你們對我期望太大,容易到時候失望。”
帶動一個市的發展,他還真不是有那麼大的信心,不過發展到東陵那樣還是很有信心,畢竟自己已經有過經驗。
他對於地級市的發展,不是僅僅如東陵縣這樣,他要求更高。
如果鶴洲市也是像東陵縣這樣,難免有點小家子氣。